窠切 :
最早见于《四声等子》“窠切”门,表述为“知母第三为切,韵逢精等、影、喻第四,并切第三等是也”。元刘鉴《经史正音切韵指南》所附《门法玉钥匙》将其列为“十三门”之三,并举例“陟(知母三等字)遥(喻母四等字)切朝(三等字)”“直(澄母三等字)猷(喻母四等字)切俦(三等字)”。“假四等”是本属三等韵却因为韵图体制的原因被排列在四等位置的字,“窠切”这一门法解决了“假四等”字充当反切下字时被切字正确归等的问题。
窠切 :
最早见于《四声等子》“窠切”门,表述为“知母第三为切,韵逢精等、影、喻第四,并切第三等是也”。元刘鉴《经史正音切韵指南》所附《门法玉钥匙》将其列为“十三门”之三,并举例“陟(知母三等字)遥(喻母四等字)切朝(三等字)”“直(澄母三等字)猷(喻母四等字)切俦(三等字)”。“假四等”是本属三等韵却因为韵图体制的原因被排列在四等位置的字,“窠切”这一门法解决了“假四等”字充当反切下字时被切字正确归等的问题。
《中国音韵学史》 : 《中国音韵学史》封面1938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1984年由上海书店重印,分上下二册,共9章。该书为现代第一部系统讨论从先秦时期到中华民国的中国音韵学发展的著作,在论述中国音韵学源流..
桂馥 : 乾隆五十五年(1790)举进士,任云南永平县知县,卒于任所。桂馥精于金石篆刻、文字训诂之学,著有《说文解字义证》《札朴》《晚学集》《缪篆分韵》等。《说文解字义证》凡50卷,历40余年写成,最为知名。..
徐铉 : 生于广陵,卒于靖难军。五代时期仕于南唐。南唐亡后,入宋,太宗时官右散骑常侍,迁左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他精于文字学,善写李斯小篆。宋太宗雍熙初奉命与句中正、葛湍、王惟恭等校订许慎《说文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