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锴

    徐锴 :

徐铉之弟。生于后梁末帝贞明六年。仕于南唐,初为秘书省校书郎,后主李煜时迁集贤殿学士,累官至内史舍人。国亡前一年(宋太祖开宝七年)卒。平生著述甚多,今仅存《说文解字系传》40卷、《说文解字韵谱》10卷。

徐锴精通文字训诂之学。《说文解字系传》实际就是《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注。因尊崇许慎,以其书为经,而自谦所作训解为传。这部书是汉魏以后最早的有系统的、比较详密的注解。书中卷1~30为《通释》,随文解释许氏原书的训解;卷31~32为《部叙》,推寻许书 540部排列次序的意义;卷33~35为《通论》,阐发文字结构的意义;卷36为《祛妄》,驳斥李阳冰等人说字的谬见;卷37为《类聚》,取同类名物的字说明其取象;卷三38为《错综》,从人事推阐古人造字的意旨;卷39为《疑义》,是论《说文》所阙的字和字体跟小篆不合的;卷40为《系述》,说明各篇著述的旨趣。此书自上秘阁以后,传本极少。今本出自宋苏颂所传,阙卷25,用大徐本补足,已非完书。现在流传的刻本有清乾隆年间汪启淑刻本,有马骏良刻《龙威秘书》本,又有道光十九年(1839)祁寯藻刻本。三者以祁本最优,且附有校勘记5卷,《龙威秘书》本次之。又有《四部丛刊》影印钱氏述古堂抄本,文字也颇有讹误。清代王筠有《说文系传校录》,可参阅。

《说文解字系传》以《通释》部分为主体,其主要贡献是:第一,除引据前代古书以证明许慎训解外,还指出其他引申的意义,并从谐声字的声旁说明声旁与字义的关系。第二,在《通释》中也往往说明古书的假借和古今用字的不同。第三,用今语解释古语,以今语俗言证《说文》。第四,据《说文》训古书。第五,开始了《说文》的综合研究,对《说文》研究具有开拓意义。徐锴对于文字学和训诂学研究深入,成就巨大。该书在文字训诂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代文字训诂学家有很大影响。

《说文》唐本旧有反切,《说文解字系传》改由朱翱另加反切。徐锴所编《说文解字韵谱》,则依唐本《切韵》编排文字,目的是便于寻检篆体,原书注释并不完备。有冯桂芬刻本。其兄徐铉据唐代李舟《切韵》重定的本子有《函海》刻本。

为您推荐

桂馥

桂馥 : 乾隆五十五年(1790)举进士,任云南永平县知县,卒于任所。桂馥精于金石篆刻、文字训诂之学,著有《说文解字义证》《札朴》《晚学集》《缪篆分韵》等。《说文解字义证》凡50卷,历40余年写成,最为知名。..

古无去声说

古无去声说 : 清代学者段玉裁首先提出这一观点,认为上古音只有平、上、入三声而没有去声。段氏在《六书音均表》中有:“古四声不同今韵,犹古本音不同今韵也。考周秦汉初之文,有平上入而无去。洎乎魏晋,上..

《中国辞书学报》

《中国辞书学报》 : 其前身是中国辞书学会学术委员会编辑的《中国辞书论集》。《中国辞书论集》从1997年以来陆续出版了8辑,主要收录中国辞书学会及其各专业委员会举办的学术会议中的优秀论文,按照学术..

《上古音研究》

郑樵

郑樵 : 郑樵刻苦治学,广涉礼乐、文字、天文、地理、草木虫鱼之学。史学主张广博会通。平生勤于著述,有《尔雅注》《诗辨妄》等80余种,但多亡佚,仅《通志》《尔雅注》《夹漈遗稿》等传世。所著《通志》堪..

开尾韵

开尾韵 : 带开尾韵的音节称为“开音节”,与带辅音(鼻音/塞音)韵尾的“闭音节”相对。现代汉语普通话除了带-n、-ng[ŋ]尾的两类鼻尾韵外只有开尾韵。 ..

同用

同用 : 有两个含义。其一指韵书中一些相邻的韵在韵文创作时可以一起押韵,与“独用”相对。宋代官方编纂的韵书《广韵》韵目表逐韵标注“同用”或“独用”字眼,用以规范科举考试中的押韵。目前已知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