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四等

    假四等 :

涉及“假四等”的只有喻四母字和部分精组声母字。出现“假四等”的原因在于反切系统和韵图体制存在矛盾,具体来说有两点:第一,三十六字母中的“喻母”在《广韵》声母系统中实际分为两个声母,即喻三(云母)和喻四(以母)。按照反切系联,云母字和以母字都属于三等,但是等韵图中喻母只占一列的位置,因此两者不能同时出现在三等格子里,韵图作者就把以母字排在四等位置上,这就是喻四(以母)字被称为“假四等”的来由。第二,早期等韵图如《韵镜》《七音略》等将三十六字母安排在二十三个纵列里,同属齿音的精组五母和照组五母同占五列。精组只占一等和四等格子,因此按反切系联属于三等的精组声母字也只能排在四等位置上,这就是部分精组字被称为“假四等”的来由。

后来的《切韵指掌图》虽然把字母分三十六纵列排开,但归等列字时也承袭了同样的处理方式,因此同样存在“假四等”。

为您推荐

桂馥

桂馥 : 乾隆五十五年(1790)举进士,任云南永平县知县,卒于任所。桂馥精于金石篆刻、文字训诂之学,著有《说文解字义证》《札朴》《晚学集》《缪篆分韵》等。《说文解字义证》凡50卷,历40余年写成,最为知名。..

徐锴

徐锴 : 徐铉之弟。生于后梁末帝贞明六年。仕于南唐,初为秘书省校书郎,后主李煜时迁集贤殿学士,累官至内史舍人。国亡前一年(宋太祖开宝七年)卒。平生著述甚多,今仅存《说文解字系传》40卷、《说文解字韵谱..

古无去声说

古无去声说 : 清代学者段玉裁首先提出这一观点,认为上古音只有平、上、入三声而没有去声。段氏在《六书音均表》中有:“古四声不同今韵,犹古本音不同今韵也。考周秦汉初之文,有平上入而无去。洎乎魏晋,上..

《中国辞书学报》

《上古音研究》

《上古音研究》 : 《上古音研究》封面此书初稿为李方桂1968年在台湾大学讲上古音时的油印讲义。经过整理,于1971年发表于《清华学报》。后被 马几道 , 以Studies on Archaic Chinese(《上古音研究》)为..

郑樵

郑樵 : 郑樵刻苦治学,广涉礼乐、文字、天文、地理、草木虫鱼之学。史学主张广博会通。平生勤于著述,有《尔雅注》《诗辨妄》等80余种,但多亡佚,仅《通志》《尔雅注》《夹漈遗稿》等传世。所著《通志》堪..

开尾韵

开尾韵 : 带开尾韵的音节称为“开音节”,与带辅音(鼻音/塞音)韵尾的“闭音节”相对。现代汉语普通话除了带-n、-ng[ŋ]尾的两类鼻尾韵外只有开尾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