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GB/T 16159—2012)》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GB/T 16159—2012)》 :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封面1982年3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成立汉语拼音正词法委员会着手制订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1988年7月,《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简称《基本规则》)由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发布实施。1996年,经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成为国家标准,标准文号GB/T 1615—1996。2002年11月《基本规则》修订课题立项,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负责修订。标准修订人:董琨、李志江、金惠淑、史定国、王楠、杜翔。《基本规则》修订标准于2012年6月29日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同年10月1日实施, 由GB/T 16159—2012文号替代原有文号。《基本规则》适用于文化教育、编辑出版、中文信息处理及其他方面的汉语拼音拼写。

《基本规则》是汉语拼音的拼写规范及其书写格式的准则。《基本规则》的制订原则,以词为书写单位,适当考虑语音、语义等因素,并兼顾词的拼写长度。语言表达是以词为基本单位,因此《基本规则》规定“拼写普通话基本上以词为书写单位”,这是正词法最核心的规则,起统摄作用。以词为书写单位,就是分词连写。汉语拼音拼写普通话,词与词分写,多音节词的各个音节连写为一个书写单位。例如,“他具备专业素质”分词连写为 Tā jùbèi zhuānyè sùzhì。划分书写单位主要按语法词来分,有的则依照语音停顿,按语节来划分,因此书写单位可以是语法词,也有的是大于词的结合紧密的结构。以词为书写单位的作用是,使拼写单位清晰,长度适中,便于阅读、理解。

《基本规则》有分词连写规则、人名地名拼写规则、大写字母使用规则、字母缩写规则、标调规则、移行规则、标点符号使用规则和变通规则等。其中,分词连写规则按语法词类系统表述。

为您推荐

法庭语言学

法庭语言学 : 国际法庭语言学家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Forensic Linguists,简称IAFL)所列出的对法庭语言学的广义理解,涵盖语言与法律相关的所有领域:①语言与法律:立法、法律文件的可理解性、..

反切系联法

反切系联法 : 反切系联法为清代陈澧在《切韵考》一书中首创。他根据反切上字与被切字的双声关系、反切下字与被切字的叠韵关系,分别对《广韵》的反切上字和下字进行系联以考察《切韵》时代的声类和韵..

大名

大名 : 如把地上蔓延生长的植物称为“草”,“草”就是这一类事物的大名。对草这类事物还可从类别、大小、用途等角度进行归类,并给以相应的名称,这样的名称就是“小名”。先秦思想家荀况在《正名》篇中..

错简

输出假说

输出假说 : 这一假说由加拿大学者M.斯韦恩于1985年提出,并逐步加以充实。此假说认为,要实现二语习得,学习者不但需要可理解性输入,而且需要可理解性输出。可理解性输出指学习者在交际语境中产出的他人可..

语言习得机制

语言习得机制 : 这种机制在大脑中独立存在,与生俱来,不同于大脑其他功能。 美国语言学家A.N.乔姆斯基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语言习得机制的概念,用于解释为什么儿童能够在非常短的时间里仅仅通过有限的语..

输入频率假说

输入频率假说 : 输入频率指语言形式或特征在人们听到的话语或者读到的文字中出现的相对次数,通常用它们在每百字、每千字或者每百万字中出现的次数来度量。有些语言形式或特征在语言中出现的频率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