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出假说

    输出假说 :

这一假说由加拿大学者M.斯韦恩于1985年提出,并逐步加以充实。此假说认为,要实现二语习得,学习者不但需要可理解性输入,而且需要可理解性输出。可理解性输出指学习者在交际语境中产出的他人可以理解的二语话语。斯韦恩认为,为了促进二语习得,需要推动或者强制学习者进行二语输出。强制输出可以促使学习者从语义加工转向句法加工,使学习者更多依靠句法,较少依靠语义。这样,学习者就不得不注意形式,从而促进形式的习得。

在斯韦恩看来,强制输出对习得有3个促进作用:①注意的作用。输出可以使学习者意识到在他们想要表达的东西与用二语能够表达的东西之间存在差距。他们在输出过程中,可以发现自己由于欠缺某些语言形式而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就会促使他们采取行动,学习所需的形式,从而带来习得。②假设检验的作用。学习者在习得过程中,会生成他们自己对二语形式与规则方面的假设。他们可以通过与本族语者或他人的互动,根据听话人的反馈来验证他们的假设是否正确。如果听话人认可了学习者根据假设生成的话语,那么学习者就会认为自己的假设是正确的。如果听话人认为他们的话语有误,那么学习者就会意识到他们的假设有误,从而就会修正他们的假设。③元语言能力。由于输出使学习者更多地注意语言形式,所以就会促使他们更多地思考有关语言的问题,从而形成元语言思维。元语言指有关语言的语言。

除了上述作用之外,输出还有助于学习者将学到的陈述性知识转换成程序性知识或者说使学过的知识更加熟练化。此外,学习者通过输出与互动,可以得到更多的输入,从而更好地促进习得。

为您推荐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 二语习得研究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一门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它注重系统研究第二语言习得的本质、特点、发展规律和发展过程,注重研究第二语言本身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所具..

脱文

脱文 : 判断脱文须有理有据。如《墨子·法仪》:“是以天欲人相爱相利,而不欲人相恶相贼也。”清代王念孙《读书杂志·墨子第一》“脱文一”说:“‘是以’下有‘知’字,而今本脱之,则文义不明。上文曰:‘奚..

输入假说

输入假说 : 20世纪70~80年代,美国学者S.D.克拉申提出了一套有关二语习得的理论体系。这一体系包括五大假说:语言习得与学得假说、自然顺序假说、监控假说、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输入假说是五大假说..

胡吉宣

语言迁移

语言迁移 : 这种语言可以是一个人的母语,也可以是他/她掌握的其他任何一种语言。在二语学习过程中,如果学习者将某种已掌握语言的特征或规则运用到二语,那么就发生了语言迁移。这种迁移可以是学习者母语..

语言石化

语言石化 : 根据语言石化理论,学习者中介语系统中的任何一个部分发生石化,那个部分就会成为最终状态,不再继续发展。语言石化可以发生在语言的不同层面,如语音层面、词汇层面和句法层面。当一个层面发生..

王念孙

王念孙 : 生于江苏高邮里第,卒于北京。《清史稿》卷四百八十一有传。长子王引之亦为学者,合称“高邮二王”。王念孙幼从父安国读书,乾隆二十一年(1756)戴震馆其家,授文字、音韵、训诂之学。乾隆四十年(1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