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拉苗文(语言)

波拉苗文(语言):

也作“柏格理苗文”。拼写苗语川黔滇方言滇东北次方言的一种拼音文字。英国内地会传教士S.柏格理(1884——1915,汉名潘乐德)到贵州威宁传教时,于1905年与苗族布道员张武、王胜模、汉族布道员李司提文吸收汉字部首和拉丁字母特点共同创制的。每个音节由大小两个字母拼写,大字母标示声母,小字母标示韵母和声调,小字母以出现在大字母上、右上、右中、右下、下不同位置而标示不同的声调,如T“拉”[ta55]、T“杀”[ta33]、T-“来”[da35]、T-“死”[da31]。二十至四十年代,苗族知识分子对它作了些改革,曾用于教会学校的启蒙教育,翻译了《马可福音》、《马太福音》、《新约圣经》等经书和一些历史、地理读物,还用它记录苗族民间文学,翻译汉语歌曲等。

为您推荐

于阗文(语言)

于阗文(语言):也叫“和阗文”、“于阗塞克文”。中国新疆古代于阗地区塞种居民使用的文字。源出于印度婆罗米文字的笈多正体。所记录语言属印欧语系伊朗语族东语支。于阗文有楷书、草书和行书三种形式。字多合体连写。..

哈尼文(语言)

哈尼文(语言):建国后为哈尼族创制的拉丁字母形式的拼音文字。1957年通过方案(草案),1958年开始试行。以哈雅方言的哈尼次方言为基础方言,以绿春县大寨哈尼语的语音为标准音。有二十六个字母,另有十二个双辅音字母、一个三..

傈僳文(语言)

傈僳文(语言):中国傈僳族使用的文字。历史上曾创制过傈僳文多种:(1)音节文字。使用于云南丽江地区维西县。系傈僳族汪忍波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创造。共九百多字。字形近似汉字和*东巴文。(2)变体罗马字。使用于云南怒江..

毗伽可汗碑(语言)①

苗文(语言)

苗文(语言):中国苗族使用的文字。建国前曾出现过几种老苗文。如:清代乾隆六年(1741年)禁用的湖南城步县“篆字”;清末湘西苗族秀才石板塘利用汉字的“形声”、“会意”两种造字方法,创制的一千多个苗文;外国传教士在贵州凯..

女真文(语言)

女真文(语言):中国古代女真族使用过的文字。分大字和小字两种。大字系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命完颜希尹和叶鲁增减汉字和契丹大字的笔画或直接借用契丹大字的字形制成。于金天辅三年(1119年)颁行。既有表音字,也有表意字。小..

水书(语言)

水书(语言):也叫“水文”、“水字”。中国水族的古老文字。始创年代不详。有二百多个单字。字形复杂多样。一部分为象形字,有整体象形、局部象形和半象形几类。大部分来源于汉字,有的直接借用;有的改变形体,倒写、反写、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