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伽可汗碑(语言)①

毗伽可汗碑(语言):

唐代突厥碑刻。开元二十二年(735年)立于今蒙古人民共和国鄂尔浑河右岸和硕柴达木湖畔。清代光绪十五年(1889年)发现。刻有汉、突厥两种文字。突厥文共八十行。内容主要是记功。碑文为利特勒所撰。

为您推荐

《乌古斯可汗的传说》

《乌古斯可汗的传说》:耿世民译。新疆人民出版社1982年4月版。5万字。流传在古代维吾尔人民中的英雄史诗。按其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史诗的序诗部分,主要记述英雄乌古斯的成长过程。第二部分主要记述英雄乌古斯..

傈僳文(语言)

傈僳文(语言):中国傈僳族使用的文字。历史上曾创制过傈僳文多种:(1)音节文字。使用于云南丽江地区维西县。系傈僳族汪忍波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创造。共九百多字。字形近似汉字和*东巴文。(2)变体罗马字。使用于云南怒江..

毗伽可汗碑(语言)①

毗伽可汗碑(语言):唐代突厥碑刻。开元二十二年(735年)立于今蒙古人民共和国鄂尔浑河右岸和硕柴达木湖畔。清代光绪十五年(1889年)发现。刻有汉、突厥两种文字。突厥文共八十行。内容主要是记功。碑文为利特勒所撰。..

苗文(语言)

女真文(语言)

女真文(语言):中国古代女真族使用过的文字。分大字和小字两种。大字系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命完颜希尹和叶鲁增减汉字和契丹大字的笔画或直接借用契丹大字的字形制成。于金天辅三年(1119年)颁行。既有表音字,也有表意字。小..

水书(语言)

水书(语言):也叫“水文”、“水字”。中国水族的古老文字。始创年代不详。有二百多个单字。字形复杂多样。一部分为象形字,有整体象形、局部象形和半象形几类。大部分来源于汉字,有的直接借用;有的改变形体,倒写、反写、斜..

厥特勒碑(语言)

厥特勒碑(语言):唐代突厥碑刻。开元二十年(732年)立于今蒙古人民共和国鄂尔浑河右岸和硕柴达木湖畔。清代光绪十五年(1889年)发现。刻有汉、突厥两种文字。正文六十六行,刻于大小二碑上。小碑一面写十三行,其余部分刻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