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篆(语言)

大篆(语言):

汉字字体之一。狭义的大篆叫“籀文”或“籀书”。同“小篆”相对的比小篆笔画繁复的文字。一般认为,大篆是春秋战国时期流行于中国西部秦国一带的文字,与西周晚期的金文一脉相承,但字体更匀称整齐,*石鼓文是其典范作品。秦小篆即整理改造大篆而成。也有人认为大篆是指笔画繁复的六国文字。广义的大篆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古文奇字等小篆以前的古文字。

为您推荐

大篆(语言)

大篆(语言):汉字字体之一。狭义的大篆叫“籀文”或“籀书”。同“小篆”相对的比小篆笔画繁复的文字。一般认为,大篆是春秋战国时期流行于中国西部秦国一带的文字,与西周晚期的金文一脉相承,但字体更匀称整齐,*石鼓文是其..

汉语拼音方案(语言)

汉语拼音方案(语言):为汉字注音和拼写普通话语音而制定的方案。由文字改革委员会拟定,1957年11月1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六十次会议通过,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推行。此方案采用世界通用的二十..

笔意(语言)

笔意(语言):①也叫“造意”。同“笔势”相对。指保持造字意图,能够表现字的本义的形体。如“因”,造字初期画的是一张席子(),中间是编织或缝合的纹路。这个形体正体现“因”的本义“重席”,即为笔意。随着汉字字形的发展变..

文字改革(语言)

邮政式(语言)

邮政式(语言):用拉丁字母拼写汉字的一种方式。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光绪年间)中国开始办理邮政和电报,但被英国人控制。英人把英文里的中国地名译音作为邮政和电报上的书写标准,除去方言拼音(如“厦门”写成Amoy)和习惯写法..

常用字(语言)

常用字(语言):现行汉字中使用频率高的一批字。其数量和具体的字种有相对稳定性,但由于各时期社会的发展和变动,常用字的字数和字种均有所变化。即使在同一时期,对常用字的看法也不统一。1952年6月教育部曾公布《常用字表..

六技(语言)

六技(语言):①唐兰《中国文字学》所用术语。用以说明汉字演进过程。其内容包括(1)分化(如“行”变为“彳”、“亍”,“子”分出“孑”、“孓”)。(2)引申(如“只”即古“获”字,引申变为量词后而另造“获”)。(3)假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