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涵同构(语言)

内涵同构(语言):

表达式之间的一种内涵关系。两个表达式是内涵同构的,(即内涵具有相同结构),当且仅当,它们是由对应的具有相同内涵的成分表达式,按同一方式建立起来的。如:“2 5”和“Ⅱ加V”,这两个表达式是内涵同构的。因为它们不仅作为整体的“7”与“Ⅶ”是内涵相同的,而且其三个组成部分也是内涵相同的,并且是按同一方式组成整体的。其中“ ”与“加”是相同的函数运算,“2”与“Ⅱ”、“5”与“V”也内涵相同。在语言文字翻译的精确性方面,内涵同构是比内涵相同更高的标准。运用内涵同构概念,有利于恰当分析同义性、综义性、分析悖论、信念句等问题。

为您推荐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有属性,就是概念的内涵。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数量,即概念的适用范围,就是概念的外延。如“人”这一概念的内涵就是“能制造并使用工具,能思维,会说话”。它的外延包括中国人,外国人;古人..

新闻真实性的认识论内涵(新闻)

新闻真实性的认识论内涵:新闻报道与评论中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性,即新闻的主观认识形式与社会实践事实的客观内容是否相符合及其符合的程度。这种统一和符合之最根本的基础是社会实践过程。这个内涵具有层递演进的4个具体..

内涵同构(语言)

内涵同构(语言):表达式之间的一种内涵关系。两个表达式是内涵同构的,(即内涵具有相同结构),当且仅当,它们是由对应的具有相同内涵的成分表达式,按同一方式建立起来的。如:“2 5”和“Ⅱ加V”,这两个表达式是内涵同构的。因为..

时态命题(语言)

信念句(语言)

信念句(语言):包含“相信”、“似相信”等信念词的复合句。如:“达尔文相信物种是进化的。”如以B为信念词,a为相念主体,p为信念子句,则信念句的一般形式可记为:Bap,读作a相信p。由于一个命题是否被相信与这个命题事实上的真..

外延论题(语言)

外延论题(语言):复合句中部分表达式的置换原理。一个语句或命题,当它包含的一个表达式,由另一个具有同样指称而不同涵义的表达式替换时,其真值不变。如,在⑴“鲁迅是中国人”中用“《阿Q正传》的作者”去替换“鲁迅”,得到..

内涵(语言)

内涵(语言):①同“外延”相对。概念的基本逻辑特征之一。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是概念的质的方面。如“商品”的内涵就是“为交换而生产的产品”。对象有诸多特有属性,但只有反映在概念中的特有属性才构成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