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态命题(语言)

时态命题(语言):

由时态语句表达的命题。简单时态命题的构成方式是:时态命题=时态算子 原子命题。在汉语现在时语句中往往不用现在时态词,因此现在时算子(T)可省去。这样,时态命题的基本形式有四种:⑴过去时命题Pp,读作“情况曾是p”,简称“过去p”,表示在过去的某个时间点是p。⑵将来时命题Fp,读作“情况将来是p”,简称“将来p”,表示在将来的某个时间点是p。⑶过去恒常命题Hp,读作“情况曾经总是p”,简称“过去总是p”,表示在过去的时段总是p。⑷将来恒常命题Gp,读作“情况将来总是p”,简称“将来总是p”,表示在将来的时段总是p。

为您推荐

模态命题(语言)

模态命题(语言):含有模态词的命题。狭义指包含“必然”、“可能”这类真值模态词的模态命题,称真值模态命题。如以□或L表示必然模态算子,以◇或M表示可能模态算子,那么真值模态命题的基本形式有:□p或Lp(p是必然的)、□p..

时态命题的真值(语言)

时态命题的真值(语言):时态命题所取的真假值。由于时态命题的真值同陈述命题的时间有关,因而时态命题的真值,通常是以不带时态算子的原子命题在其他时间点为真作为参考点来确定的。根据这种方法,各种时态命题的真值都可以..

时态命题(语言)

时态命题(语言):由时态语句表达的命题。简单时态命题的构成方式是:时态命题=时态算子 原子命题。在汉语现在时语句中往往不用现在时态词,因此现在时算子(T)可省去。这样,时态命题的基本形式有四种:⑴过去时命题Pp,读作“情..

信念句(语言)

外延论题(语言)

外延论题(语言):复合句中部分表达式的置换原理。一个语句或命题,当它包含的一个表达式,由另一个具有同样指称而不同涵义的表达式替换时,其真值不变。如,在⑴“鲁迅是中国人”中用“《阿Q正传》的作者”去替换“鲁迅”,得到..

内涵(语言)

内涵(语言):①同“外延”相对。概念的基本逻辑特征之一。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是概念的质的方面。如“商品”的内涵就是“为交换而生产的产品”。对象有诸多特有属性,但只有反映在概念中的特有属性才构成概念..

索引词(语言)

索引词(语言):需要借助语境来确定其所指的词语。美国逻辑学家皮尔斯(Charles Sanders Peirce)于十九世纪提出,指英语中的代词、时态动词一类语词。就汉语而言,索引词主要指“我”、“你”、“他”等称谓代词,“这”、“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