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 : 文学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作家的创作个性特征,即表现在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形象性格、情节结构和语言等各方面的思想和艺术特色的总和。由于作家的世界观、生活经历、艺术素养、个性特征不同,因而在作品的各个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表现为不同的风格。独特风格的形成,是作家在思想艺术两方面趋于成熟的标志。风格一词也往往用来说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流派的作品的思想艺术特色,称之为时代的风格、民族的风格、某一流派的风格。实现风格的多样化,有助于形成、发展作家不同的创作个性,发挥他们各自不同的艺术才能,有助于表现广阔复杂的社会生活,适应广大人民多方面的文艺鉴赏的需要。我国社会主义文艺鼓励作家在为广大群众、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前提下发展各种不同的风格。
出版时间:1989-10 建立民族文学的风格 : 陈映真著。初载于1977年台湾《中华杂志》171期。初收入1978年4月版《乡土文学讨论集》。文章认为“一个诚恳的文学青年,总是首先、而且主要地从自己民族的过去和当代的..
出版时间:1989-10 中国新诗风格发展论 : 评论集。高准著。1973年12月台北华冈出版部初版。本书除后记外,包含《论中国新诗的风格发展与前途方向》、《七十年代诗选批判》、《文学与社会》3篇文章。附录有:《中..
诗学·修辞学·风格论:德国语言学家、文艺理论家威克纳格(1806—1869)著。本文是兰恩·库珀编译的《文学的风格论》的英文本的《诸论》。著者首先对长期以来,“修辞学”的涵义提出异议。他认为诗学是诗的理论,修辞学是..
关于风格:英国诗人、评论家柯尔律治(1772——1834)著。他在分析乔叟等人作品后,提出关于风格的一些基本观点;认为完全不同的风格是来自并基于对古典作家的效摹和钻研,更诉诸社会的博学阶层;风格的变化是随社会而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