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形式与民族风格 : 民族形式即各民族文学在反映本民族社会生活的长期积累中,逐渐形成的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它是文学的民族特点的重要表现。构成民族形式的因素,主要的、起决定作用的首先是文学语言,其次是表现方式,如结构、体裁、表现手法等。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规律等方面都有别于其他民族。由于生活特点、艺术传统,审美趣味的差异,在文学结构、体裁和表现手法等方面,不同民族就必然会有不同的文学特点和发展道路,这就决定了文学的民族形式的出现是必然的。文学的民族形式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和各民族文学的交流影响不断发生变化。民族风格指不同民族的文学作品在内容与形式统一中表现出来的个性特征。正是这种民族风格,使人们区别出一个民族的文学与其他民族文学的不同特点。文学的民族风格,在内容方面,主要表现在作品所反映的民族的生活题材和主题,民族的心理和性格的形象,具有民族特点的社会风俗习惯、地方色彩等。一个民族特有的风土人情,道德价值观念,宗教信仰,节庆仪式,服饰饮食,生活习惯等,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传统和心理素质的具体体现。因此,在一部具有民族风格,特别是在史诗性的作品中,必然在其形象体系中反映出本民族特有的精神风貌和社会风貌。在形式方面,文学的民族风格与民族形式有着密切关系,文学的民族风格所体现的民族生活的内容正是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表现出来。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