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我们的人民生活得幸福 [乌兹别克斯坦]纳沃伊 : 但愿我们的人民生活得幸福、富有,
我得到的不是酒,鲜血流出我的伤口。
谁若是只想获取满足,谁就一文不值——
他必然依附于人,遭受别人的控制。
宁可自豪地痛饮最苦的毒药,
也不要从懦弱之杯中喝下最甜的蜜糖。
难道谁占有百名女郎谁就更为富贵?
能与心爱的人相处一起,住窝棚也十分欣慰。
不要全身心地投入狂欢的宴会。
要习惯于在陋屋中度过烦恼的痛苦之夜。
自由的鸟儿能够优美地欢唱,
金笼中的鸟雀难以驯顺地啄食。
宁可出于慷慨而用自己的身体喂狗,
也不要因吝啬而发胖,无所事事地生活。
在通往最高目的的道路上你并非策马奔驰。
贫困将与贫困的苦命人一同消失。
纳沃伊,谁若虚度无忧无虑的青年时代,
到了老年只会感到不幸和悲哀。
(吴笛译)
【赏析】
这首《但愿我们的人民生活得幸福》的主题与上一首《天空被火焰笼罩》完全不同,虽然这首诗也提及到爱情,不过这显然不是诗歌的主题。
纳沃伊生活的年代,正是帖木儿帝国分裂衰败,对外战争和内部暴乱此起彼伏的时期。纳沃伊生逢乱世,很有政治才能和济世救民的雄心。他曾在家乡格拉特任首席大臣,体察民情,降低赋税,修建宫殿、清真寺、宗教学院、医院、学校等设施。长期位于第一线的执政生活,使纳沃伊对人民的苦难有深刻的了解。因此,对人民苦难的描写,希望人民能过上幸福生活也成了纳沃伊诗歌的主要内容之一。这首诗歌就寄托了纳沃伊对人民幸福的祈望,以及纳沃伊自己对幸福的定义。
这首诗一共九节,除了第一节是在表明诗人的希望,即所有生活在痛苦中的人民都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最后两节是全诗主题的归纳,诗人在第三节到第七节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如何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第二节是从欲望的角度来论述幸福。诗人认为,幸福的生活并非贪婪的生活,不是靠满足不同的欲望就可以实现的,因为在满足欲望的过程中,人必然需要他人的各种帮助,也就失去了独立性。没有独立性,自然也就没有幸福。这颇有些“独善其身”的味道。显然,在诗人眼中,自由是获得幸福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他在第六节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式来说明自由的重要性。这很容易使我们想起中国的古诗:“笼鸡有食汤锅近,野鹤无粮天地宽。”第三节说明尽管有的时候,懦弱的选择要容易得多,但是人应该坚持自信,保持自己的操守。第四、第五节分别从爱情和节俭的角度来谈幸福。从第四节中我们不难发现,诗人提倡的是真诚的、心灵上的、不计回报的爱,占有美人的多寡决不是衡量幸福的标准。另一方面,终日狂欢的宴会也并不能够抹去人生中的所有痛苦和烦恼。第七节讲述慷慨的重要性,诗人认为只有慷慨的奉献自己才能够获得幸福。纳沃伊对幸福标准的评判是符合伊斯兰教教规的。他自己也承认,人生要获得幸福,要达到最高目的,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只有通过不断的节制,才能获得最终的幸福,到时候,一切贫困和痛苦都会消失。
这首诗的最后一节写出了时间的飞逝给人带来的影响,叹息时光易老,韶华难再。劝诫人要珍惜时间,好好努力。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出言警策,催人奋起。这和中国汉乐府《长歌行》中的“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有异曲同工之妙。
(董玮)
幸福 : 苏联长篇小说。彼·巴甫连科著。中译本1950年时代出版社,1984年花城出版社出版,草婴译。彼·巴甫连科(Пётр Павленко,1899—1951),苏联作家,从事过党和报刊杂志等工作。主要作品有《亚洲故事》、..
转手的幸福 : 或译为《廉价的幸福》,加拿大法语长篇小说。加·鲁瓦著。1945年在蒙特利尔出版。1947年小说的巴黎版问世。同年,小说的英文版在纽约和多伦多出版,题名为《钖笛》,译者汉纳·约瑟夫逊。小说已被译成10多..
《幸福的港湾》:陆俊超着。上海文艺出版社1964年3月版。19.5万字。长篇小说。讲述新中国海员驾驶一艘小海轮,遭遇强大风暴的袭击,经受触礁、沉船甚至牺牲战友等一系列严峻考验,依然顽强战斗,开辟石球湾新港的故事。真实而感..
出版时间:2009-12 但愿我们的人民生活得幸福 [乌兹别克斯坦]纳沃伊 : 但愿我们的人民生活得幸福、富有, 我得到的不是酒,鲜血流出我的伤口。 谁若是只想获取满足,谁就一文不值—— 他必然依附于人,遭受别人的..
出版时间:2010-03 幸福是什么? [俄国]安年斯基 : 幸福是什么?疯狂的话语之烟云? 旅途上的某一刻时间? 一个渴望重逢的亲吻 溶进了听不到的“再见”? 或许它就在秋雨绵绵的时候? 在归来的白昼里?在闭拢的眼睫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