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集注》

    《楚辞集注》 : 《楚辞》研究著作。宋朱熹撰。8卷,另附《楚辞辩证》2卷、《楚辞后语》6卷。《集注》据王逸本而删去《七谏》、《九怀》、《九叹》、《九思》,增入贾谊的《吊屈原》、《鹏鸟赋》;将屈原的25篇命为《离骚》类,宋玉等人的16篇命为《续离骚》类。其体例:每篇题下作有小序,多采王逸《章句》之说,又颇参以己意;分原作为若干章,逐章注释字音字义,通解章内大意,并仿《毛诗传》体例,标明每章的“赋”、“比”、“兴”手法。《辩证》分上、下卷,列专条详细考订旧注得失,考证有关问题。《后语》据北宋晁补之《续楚辞》、《变离骚》加以增删,选录荀卿至吕大临的辞赋计52篇。朱熹认为王、洪之著详于训诂,但未深得作者意旨,故此书特别注意发掘作品的微词奥意,探求作品的意旨,对篇意的解释多有独到看法。但也往往导致穿凿附会,特别是论说君臣关系、义理性情之处,多有迂曲深求之病。其名物训诂、文字异同多据《章句》、《补注》而简明透彻,又时有新解。书中提出不少新的看法,甚受后世学者重视。如对《九章》篇名的解释为后世所从,对“摄提”的解释开后世屈原生年研究的一大派等。此书是《楚辞》研究上的重要著作,对后世注家影响甚大。今通行上海古籍出版社点校本。

为您推荐

楚辞章句序<sup>①</sup>

出版时间:1985-10 楚辞章句序① : 原文 自终没以来,名儒博达之士,著造辞赋,莫不拟则其仪表,祖式其模范,取其要妙,窃其华藻。所谓金相玉质,百世无匹,名垂罔极②,永不刊灭者矣。 注释 ①《楚辞章句序》,王逸为《..

楚辞

出版时间:1985-10 楚辞 : 诗歌总集。“楚辞”本是战国时代楚国出现的一种新诗体;创始人为屈原。接着就有人学习模拟,宋玉就是其中有名的一个。这种诗为什么叫“楚辞”?宋代黄伯思在《翼骚序》里说: “屈宋诸骚,..

《历代诗话论诗经楚辞》

《历代诗话论诗经楚辞》:蔡守湘等编辑。武汉出版社1991年6月版。20万字。分历代诗话论《诗经》,论《楚辞》两编。上起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刘勰《文心雕龙》,下讫梁启超《饮冰室诗话》、徐昂《诗词一得》,采用诗话3..

《屈原与楚辞》

《楚辞文化》

《楚辞文化》:萧兵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12月版。41.4万字。探讨有关《楚辞》与民俗文化的关系,指出楚文化、楚辞文化是一种有本土基础的多元文化。作者用“西源东流,南下北承”概括楚辞文化的演化脉络,认为楚王族..

《楚辞的文化破译》

《楚辞的文化破译》:副名:一个微宏观互渗的研究。萧兵着。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11月版。90.6万字。本书企图以学科的方法从整体上把握和发现楚辞各篇的深层涵义与文化背景,并破译其有关民俗神话的疑难或秘密。全书共4部分..

《诗经楚辞鉴赏辞典》

《诗经楚辞鉴赏辞典》:周啸天主编。四川辞书出版社1990年3月版。123万字。收入现存诗经作品305篇、楚辞作品65篇。补收贾谊作品2篇,附于《惜誓》之后。作品排列依《毛诗》及王逸《章句》旧序,以篇名立目,每辞目下有原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