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灯》

    《楚辞灯》 : 《楚辞》研究著作。4卷。清林云铭撰。林云铭,字西仲,福建侯官(今福州)人。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曾官徽州通判。
  《楚辞灯》是清代很有影响的著作,它不依傍《章句》,不附合《集注》、独辟蹊径,发明旧说,考订旧诂之讹。在体例上,《楚辞灯》附录《史记·屈原列传》及《楚怀襄二王在位事迹考》,按时序结合叙述屈原事迹;又从《史记》和黄文焕说,以《大招》、《招魂》为屈原所作,突破了《汉书·艺文志》著录屈赋25篇的传统成说。汉以后所谓的"续离骚"亦不收录。每篇对正文逐句诠释,旁加圈点,逐段分疏,最后以总论概括全文。
  书中痛诋《楚辞》72家旧评。又采用黄文焕《楚辞听直》的写法,品笺相间,评注结合,重于疏通文义而略于诠释训诂。其自言主旨为"止求其大旨吻合,脉络分明,使读者洞如观火,还它一部有首有尾,有端有序之文"。如解《离骚》三大段的关系,前后承转自然,全篇浑然一体,对探索诗人构思有独到的体会;对各篇结构、意境、语言的分析,也常有可取之处。但书中也有牵强附会的地方,且缺乏精深的考订与阐发,解《天问》时多主观臆测,又说《九歌》是《九章》的变调等,都是它明显的不足之处。
  版本甚多,较好的为清康熙三十六年挹奎楼刊本。

为您推荐

《楚辞补注》

《楚辞补注》 : 《楚辞》研究著作。17卷。宋洪兴祖(1070~1135)撰。洪兴祖,字庆善,丹阳(今属江苏)人,南宋初曾官秘书省正字。   此书为补正王逸《楚辞章句》之作。其体例为先列王逸注,再标"补曰"以申述己说,既补足王..

楚辞

楚辞 : 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楚辞"的名称,最早见于西汉前期。汉人有时简称它为"辞",或连称为"辞赋"。又由于楚辞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屈原的《离骚》,所以后人也有以"骚"来指称楚辞的。如萧统..

《楚辞章句》

《楚辞章句》 : 《楚辞》研究著作。17卷,东汉王逸撰。王逸,字叔师,南郡宜城(今属湖北)人,安帝时官校书郎。   此书是现存最早的楚辞注本,也是楚辞成书以来的第一部全注本。前16卷注释屈原至刘向的作品,第17卷注释..

《中国楚辞学》

上博简《楚辞》类文献

上博简《楚辞》类文献 : 1994年5月,上海博物馆从香港文物市场购回一批战国竹简,专家断定是楚国迁郢以前贵族墓中的随葬物,先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完、残简约1200支,约达35000字。其中有五篇《楚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