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读理论

误读理论:

这里不是指一般日常意义的“误读”现象,而是指阅读过程中具有创造性的行为。

西方读者反应批评和接受理论尽管认为意义是阅读过程中的逐渐展开,甚至是一种经验,但仍然认为阅读是对意义的探寻,而探寻过程中就会发生意义在不同时空间的变异。对误读理论的确认也是对意义的宽容。

误读理论在解构主义理论那里,认为是所有阅读的归结,因为意义的探寻是不可能的。美国解构主义代表人物保尔·德·曼(Paul de Man)的论点富有典型性,他在《盲视与洞见》(Blindess and Insight)和《阅读的寓言》(Allegories of Reading)两部论着中,从语言的多义性、虚构性和隐喻性,以及意义不可理解性的角度切入,力图粉碎理想语言学理论以及从结构主义符号学建立起来的语言神话的梦幻,进而颠覆西方文化传统的形而上学社会。

他认为符号和意义、能指和所指是分离的,不一致的,“在人类学的主体间的解释行为中,根本的不一致总是使观察者避免同他正观察的意识完全一致。同样的不一致存在于日常语言中,存在于使实际的表达同被表达的事情相一致的不可能性中,存在于使实际的符号同符号所意指的意思相一致的不可能性中。

能够将意义隐藏在一个令人误解的符号中,这是语言的独特权力,正如我们将愤怒或憎恨隐藏在微笑后面一样。”德·曼的一切阅读都是误读的理论显然过于激进,但如果放在西方强大的形而上学的传统背景中就好理解了。事实上我们的阅读都不同程度地偏离本文给予的意义,而且误读理论惟求语言的共时态而摒弃其历时态的思维方式对研究少儿阅读极富启发性。少儿读者相对于成人读者缺少语言经验的历时性积累,对本文的语境也缺少理性的认识,这完全有可能导致少儿阅读基本上属于误读范畴,对由成人写作的本文作出偏离性甚至背叛性的阅读。比如安徒生童话本文,少儿阅读不同于成人,不同时代、民族的读者又会有不同的感受,然而究竟谁是正读谁是误读,关键在于阅读的有效性和创造性。

为您推荐

中国古代文艺理论资料目录汇编➀

中国古代文艺理论资料目录汇编:专题目录。山东大学中文系古代文艺理论史编写组编。齐鲁书社1981年版。将先秦至清末民初与文艺理论有关的专着和单篇文章目录分6部分编排:文论、诗论、小说评论,乐论,画论,戏曲理论,书法理论,..

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着选辑➀

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着选辑:文论丛书。郭绍虞、罗根泽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版。计划选择中国历代有代表性的文学理论批评专着60种,校点出版。其中有选用旧注的,也有新注的。每种有前言或后记,评介该书内容,说明所据版本等..

《现代戏剧的理论与实践》

《现代戏剧的理论与实践》:[英]J.L.斯泰恩着。周诚等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5月版。46万字。3册。主述欧美话剧剧坛近百年在戏剧理论、剧本创作、导演与表演、灯光、舞美及剧评与剧场等方面的发展流变。第一册主述现实..

《戏剧与电影的剧作理论与技巧》

《电影理论基础》

《电影理论基础》:电影理论基础编写组编。中国青年出版社1987年8月版。29万字。“绪论”概述中国电影的发展概况及成就。阐述电影的教育作用、认识作用和审美作用,以及高等院校开设电影课的目的和任务。再分11章,阐述电..

《中国电影理论文选》

《中国电影理论文选》:罗艺军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7月版。101万字。2册。收1920-1989年间发表的中国电影理论文章98篇,共3部分。第一部分(1921-1949)是建国以前的论着;第二部分(1950-1976)是建国后及“文革”中的论着..

《电影实践理论》

《电影实践理论》:[美]诺埃尔·伯奇着。周传基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9月版。12.7万字。共4篇10章。第一篇为基本元素,描述在任何两个可能组合的镜头之间的5类时间表达方式和独立于时间表达之外所表现的空间之间的3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