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诗经》经学的兴起

[诗经]《诗经》经学的兴起:

《诗经》经学是汉代政治的产物。

由于儒家主张仁政学说,反对严刑峻法;主张法先王,常是古非今,不满现状,故秦始皇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于始皇34年焚书坑儒。刘邦夺取天下时,崇信武力的实用,讨厌儒生的空谈,即位之后仍旧干戈未息,无暇顾及文化学术方面的事情。

后叔孙通帮助他制定了礼仪,使他感受到做皇帝的尊严和儒学对巩固其统治地位的作用,开始重视儒学,提高儒学地位,但为时不长即去世。

汉惠帝时废“挟书之律”,民间开始有儒家经典传授。

但惠帝奉行无为而治的黄老之术,当时掌权的多是武臣,也不重视儒术。文、景帝之世,割据诸侯王势力增大,再用黄老之术已统治不了天下,于是要求加强政治思想的统一,儒学逐渐受到重视。文、景之时渐开献书之路,并有意识搜求儒学经典着作。文帝时便首先把“鲁诗”“韩诗”立于学官。景帝又立“齐诗”为博士。但由于“孝文本好刑名之言,乃至孝景不任儒,窦太后又好黄老之术,故诸博士具官待问,未有进者。”(《史记·儒林传》)汉武帝时,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政治上出现了景帝平息七国之乱以后的统一局面。武帝已认识到儒、道两派冲突对政治统一极为不利,为进一步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武帝亲自策问贤良。

汉代儒学大师董仲舒奏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自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于是武帝用董仲舒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于建元五年兴太学,设五经博士,各以家法传授。从此儒术成了占统治地位的官方正统思想,孔子成了中国思想的中心。

经学正式立为政府的学官。博士官享受极高的物质待遇,必通经方可为公卿宰相,故经学又成为谋求高官厚禄的重要途径,“故邹、鲁谚曰:‘遗子黄金满篇,不如教子一经。”自此天下文化精英都倾向儒术,使《诗经》经学随两汉经学一起迅速繁荣发展,成为经学史上的“极盛时代”。

为您推荐

[圣经]希律家族的兴起

[圣经]希律家族的兴起:公元前141年独立的以色列,建立了哈斯蒙王朝,王朝后期微弱不振,叙利亚、埃及的影响远不如过去,罗马对属国的辖制也有些无力,巴勒斯坦需要强有力的人治理。公元前63年,罗马大将庞培据耶路撒冷城之..

《历史主义的兴起》

《历史主义的兴起》:现代德国正统史学理论著作。弗·迈内克著,1936年出版。本书着重论述西方历史主义思想的形成和演变,首先揭示了 17 世纪的沙茨伯里、莱布尼茨、阿诺德、维科等人思想中的历史主义萌芽,接着分析了 18 世..

[诗经]《诗经》文学研究的兴起

[诗经]《诗经》文学研究的兴起: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家独尊的地位发生动摇,思想界极为解放。由于摆脱了儒家正统思想的禁锢,文学思想发生重大变化,出现了“诗缘情而绮靡”的纯文学理论,文学得以脱离政治而独立。随着文学创作..

[诗经]《诗经》经学的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