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经学➀

南朝经学:

南北朝经学,随政权的分裂,郑学王学的学术之争,形成了明显的南北差异。南朝宋、齐二代以文学为尚,不甚重视经学,至梁武帝始诏立五馆,建立太学,置五经博士各一人。但到陈代又因战乱,无暇顾及经术,只是稍置学官,成就甚少,故南朝经学不如北朝之盛。大体上南朝经学继承魏晋玄学好谈名理的风气,注重义理的发挥,文风繁华。晋室南迁,王(肃)学也盛于南,故南方经学颇重王氏。经生治《诗》,多与毛公不合,孔毓作《诗平》,则独推王肃。治《左传》则偏主杜预,或有以杜预注难服虔注的。治《论语》则宗何晏《论语集解》,治《尔雅》则多用郭璞。治《尚书》大多以伪孔传为主,费曾为伪《古文尚书》作疏。治《易》则以王弼为宗。参见“北朝经学。”

【参考文献】:

皮锡瑞《经学历史》六“经学分立时代”(中华,1981)

为您推荐

陶弘景(456—536)南朝

陶弘景(456—536)南朝: 齐梁道教学者,医学家。宇通明,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出身士族。幼好学,九岁遍读儒家经典,十七岁以才学闻名。在齐任诸王侍读、奉朝请等职。齐永明十年(492),退隐茅山修道,自号华阳隐居。开设道馆,招聚徒..

陆修静(406—477)南朝

陆修静(406—477)南朝: 宋道士。字元德,吴兴东迁(今属浙江)人。出身土族,笃好文籍,旁究象纬,通辟谷之术,乃弃家修道。宋文帝元嘉末(453)被请入宫讲经说法,后南游至庐山建观。宋明帝即位,召迎之建康。居北郊天印山崇虚馆著述讲授。..

南朝会要➀

南朝会要:政书。稿本名《宋齐梁陈会要》,不分卷。清*朱铭盘撰。取材于南朝诸正史及《隋书》等,分帝系、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乐、舆服、文学、历数、封建、职官、选举、民政、食货、兵、刑、方域、蕃夷19门(《..

南朝经学➀

北朝经学➀

北朝经学:南北朝经学,随政权的南北分裂,郑学王学的学术之争,形成了明显的南北差异。北朝诸帝颇重经术,北魏道武帝初定中原,就以经术为先,立太学,置五经博士,生员多达3000人。魏孝文帝、北周宇文泰、武帝等亦多重视经典,故经学在..

古文经学➀

古文经学:经学流派。古文经指汉初在山岩宅壁及民间陆续发现的、用秦统一六国前的古文字抄录的经书。主要有《古文尚书》、《左传》、费直《易》、《毛诗》、《周官》(周礼)、《古论语》等。与*今文经学相对,古文经学奉..

南朝官修书目➀

南朝官修书目:指《晋元帝书目》、《晋义熙四年秘阁四部书目录》、《宋元嘉八年秘阁四部目录》、《宋元徽元年四部书目录》、《齐永明元年秘阁四部目录》、《梁天监四年文德殿正御四部及术数书目录》、《梁天监六年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