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南朝陵墓砖画

    东晋、南朝陵墓砖画 :

砖画因其制作时先用砖模印坯,烧制后上墙拼镶成画,故又称砖印壁画。东晋、南朝的砖画墓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陆续被发现。江苏南京、丹阳等地出土的砖画较为丰富。另在河南邓州、湖北襄阳、湖北武昌、福建闽侯南屿等地也发现了较为典型的南朝砖画墓。

一些高规格的墓葬集中在南京、丹阳及周边地区,出土的砖画墓中属于东晋时期的有南京万寿村东晋永和四年(348)墓、江苏镇江南郊东晋隆安二年(398)墓。南朝时期的砖墓重要的有南京西善桥宫山墓、南京西善桥油坊村墓、丹阳鹤仙坳墓、丹阳建山金家村墓、丹阳胡桥吴家村墓、江苏常州戚家村墓、南京铁心桥墩王家洼墓、江苏邗江1号和2号墓、常州田舍村墓、南京油坊桥贾家凹墓等。

南京万寿村东晋墓出土有兽面和虎纹砖。其中《虎啸山丘》砖画由三块砖拼镶而成,老虎侧身蹲坐,昂首吼啸,砖面四角作隶书“虎啸山丘”四字,是所见砖画墓中最早纪年的实例。镇江南郊的东晋墓采用一模多砖、一砖一画的方式,砖面画像有方位神、兽首鸟身和人首鸟身的千秋万岁以及兽面噬蛇等神怪浮雕,反映出东晋丧葬图像与东汉画像的某种延续性。

兽首人身怪兽砖画(江苏镇江南郊东晋墓出土)

南京及丹阳发现的南朝墓等级规格较高,模印砖画的题材风格更具时代特点。南京西善桥宫山墓、丹阳鹤仙坳墓、建山金家村墓、胡桥吴家村墓等南朝大墓中都发现了《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丹阳地区的南朝大墓砖画除《竹林七贤与荣启期》之外,另有龙凤、狮、虎、仪卫人物等画面。建山金家村墓甬道两壁的莲花蹲狮是佛教传入后出现在墓葬中的新题材。墓室东西壁上栏的《羽人戏龙》《羽人戏虎》砖画,造型清峻,线条劲健流畅,代表南朝绘画的艺术成就。

《羽人戏虎》砖画局部(江苏丹阳建山金家村墓出土)

常州戚家村和田舍村等南朝中型墓,甬道和墓室左右壁面都嵌有画像砖和花纹砖。砖画采用浮雕技法,题材包括武士、侍女、龙、虎、狮、大鸟、神怪、飞仙等。田舍村砖墓甬道两壁的狮子、飞仙、牛车、鞍马出行和墓室内的仙女骑龙、出行等砖画,反映了该时期行游登仙的人生理想和社会风尚。

福建闽侯南屿画像砖墓是南齐晚期墓葬。壁面和顶部用多种砖画拼镶,题材有侍者、僧人、狮子、龙、虎、飞天、飞鱼、宝瓶、莲花等,画面较为简化。湖北武昌东湖三官殿砖墓是一座梁普通元年(520)的纪年墓。墓内出土有青龙、朱雀、男女侍者的砖画,其中朱雀画像砖面上部有日月,中央绘雷公的图像,在南朝砖画中较为罕见。

河南邓县(今邓州市)与湖北襄阳地理位置相近,南朝时并称“樊邓”。邓县学庄南朝墓与襄阳贾家冲南朝墓在砖画题材和技法上表现出较多的一致性。双狮、龙、虎、飞仙、孝子郭巨、千秋万岁等画像的构图均是两地墓中所共有的一砖一画的方式,和浮雕的手法也较为相似。贾家冲砖画中还发现有怪兽、武士、羽人佛像、供养人等多种形象,题材包括了辟邪逐疫、升仙、孝子故事、佛教图像,这些分属于儒、道、释内容的图像出现在同一个墓葬中,是颇为值得注意的文化现象。

为您推荐

陵墓幽魂

出版时间:1992-12 陵墓幽魂 : 中篇小说。作者〔孟加拉国〕 赛义德·瓦里乌拉,发表于1948年。故事梗概如下: 毛拉玛吉德逃荒到了哈巴特纳格尔村,胡说一座轶名者的荒坟是伊斯兰传教士的陵墓,诱逼村民加以修缮,并..

《东晋文艺系年》

《东晋文艺系年》:张可礼着。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7月版。59万字。收编东晋(包括十六国)时期200余位文学、书法、绘画、雕塑、音乐等领域的文艺家的生平事迹、成就及其作品,同时收录朝政的重要文艺举措、民族间的文艺交..

《中国历代皇帝陵墓》

《中国历代皇帝陵墓》:罗哲文着。外文出版社1993年7月英、法、德、汉文版。13.3万字。按历史的顺序分为15章,依次为“传说中的帝王陵墓”、“秦始皇陵墓”、“汉代陵墓”、“三国陵墓”、“六朝陵墓”、“唐代陵墓”、“..

《南朝陵墓石刻》

北宋陵墓石刻

北宋陵墓石刻 : 中国北宋帝王陵墓地表上的石刻群雕。   概况  北宋帝王的 8座陵墓位于河南省巩县芝田镇周围,形成4个陵区。陵前现存石刻539件,加上陪葬墓前的石刻,共计1000余件。雕造时间前后相继约130多..

唐代陵墓石刻

唐代陵墓石刻 : 中国唐代帝王陵墓地表上的石刻群雕。   分布  唐代帝王陵墓主要分布在今陕西省的蒲城、富平、三原、泾阳、礼泉、乾县一带,共有19位皇帝的18座陵墓,简称"关中唐十八陵"。它们和皇族、勋臣..

南朝陵墓砖画

南朝陵墓砖画 : 中国南朝陵墓内的砖画。砖画亦称砖印壁画。南朝陵墓砖画已发现的主要有5处: ①1961年在江苏省南京市西善桥发现的南朝宋后期大墓内的《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画面分布在墓室东西两壁;②1965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