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温柔敦厚

[诗经]温柔敦厚:

《礼记·经解》载:“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礼记·中庸》曰:“夫命谓之性,率性谓之道,修道谓之教。”所谓“教”即对人道德品格的后天培养。“诗教”就是以《诗》的道德思想施教于人。

程廷祚说:“《论语》所载圣人以诗为教者,无非治心治身、事父事君之道,曰不学于此,则无以为政,无以能言,其犹面墙而立。”(《诗论十五》)沈德潜也说:“诗之为道,可以理性情,善伦物,感鬼神,设教邦国,应对诸侯,用如此其重也。”(《说诗晬语》)孔子诗教的目的是多方面的,其核心就是以《诗》的道德思想施教于人,使人具有《诗》的道德思想,而“温柔敦厚”便是对《诗》道德思想的精辟概括。孔颖达疏曰:“温,谓颜色温润;柔,谓性情和柔。诗依违讽谏,不指切事情,故曰‘温柔敦厚诗教也’。”孔子所说“温柔敦厚”有三义:一指《诗经》思想内容与艺术表现形式,这是孔子及其同时代人的共识。“温柔敦厚”与“思无邪”、“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评价大致同意,都是指“发乎情,止乎礼义”,“依违讽谏,不指切事情”等符合礼义的抒情与讽谏。二指用诗的方式。

不论是赋诗言志,还是言语引诗;也不论是兴、观、群、怨,还是事父、事君;也不论是立身行事,还是授之以政,都应模仿《诗经》“主文谲谏”的方式。态度温和,感情不能过于激烈;言辞要委婉含蓄,“不直言君之过失”(孔颖达《毛诗正义》)。三指用诗于修身教化的目的、效果或要求,这是孔子诗教的主要内容。

《礼记·经解》还载孔子语云:“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深刻地领会并掌握《诗经》精髓的人才会修养出温柔忠厚的道德品格。夏传才先生对此有精到的论述,他说:“温柔敦厚”,是孔子诗教“对人的政治道德和思想修养的基本要求。

在政治上,统治者治人而仁民,被统治者守旧制而不犯上,批评而不破坏,怨刺而不作乱,思想感情的表达要含蕴委婉,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犯而不校,调和矛盾,不发展到对立面。所以,孔子对于那些批评、讽刺、怨刺以及感情的流露,只能容许到一定的限度,不能超出‘礼’的范围。

”(《〈诗经〉研究史概要》)究其实质,孔子所说“温柔敦厚”、“思无邪”、“乐而不淫”、“哀而不伤”,都是其以仁为核心内容、以礼为表现形式、以中庸为思维方法和道德标准的儒学思想在教诗用诗中的具体体现。

为您推荐

《夜色温柔》

《夜色温柔》:[美]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着。王宇等译。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8月版。29万字。女电影明星罗斯玛丽在海滨度假期间认识了戴弗夫妇,并对戴弗产生了爱慕之情。戴弗虽然十分喜爱这位小姐,但出于传统的道德标准,不..

夜色温柔 [美国]菲茨杰拉德

出版时间:2009-09 夜色温柔 [美国]菲茨杰拉德 : 【作品提要】 精神病医生迪克·戴弗出身平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军中行医,认识了精神病患者尼科尔。尼科尔是个中产阶级的富家女,相貌美丽,由于和父亲发生..

“温柔的新体”诗派

“温柔的新体”诗派:它抒发对崇高的爱情的强烈渴望,对诗人爱恋的女人的热烈赞美,但不以封建主和骑士的道德观念、趣味为基础,也不以歌颂对贵妇人的忠诚、献身精神为主体,而是从站在市民阶级营垒里的诗人切身体验的感情出发..

温柔敦厚

温柔的新体(诗歌)

温柔的新体:中世纪法国盛行骑士抒情诗。反封建势力日益强大,意大利诗人在此影响下,逐步形成温柔的新体诗派。爱情题材占了重要地位,侧重描写女性精神之美,用高贵的道德力量冲击封建禁锢。在艺术上,以风格温柔见长。但..

温柔敦厚,诗教也(诗歌)

温柔敦厚,诗教也:《礼记》:“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经解》)。《礼记》,也叫《小戴记》、《小戴礼记》。传为西汉戴圣辑录,大多是孔子弟子再传、三传弟子所记载秦以前各种礼仪制..

温柔敦厚_

温柔敦厚:中国古代儒家的“诗教”原则。语出《礼记·经解》:“温柔敦厚,诗教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儒家诗教居六艺教育之首,《礼记》大约是汉儒的著述,这段话也未必是孔子的原话,但可以视为孔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