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批判学派 : 与美国传播学传统学派相对立的欧洲传播学研究各学术流派的总称。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当美国向西欧进行意识渗透和扩张,推行“马歇尔计划”之际,传统学派理论也传到了欧洲。欧洲“照搬”和应用传统学派理论以后,很快发现其理论是为美国的意识形态服务的,不尽符合欧洲的实际。英国、德国等主要西欧国家的传播学研究者纷纷对传统理论进行了批判,寻求建立西欧或本国的传播学理论体系。于是到20世纪60年代,在西欧形成了传播学的批判学派。
批判学派与传统学派的主要区别是: (1)主张用整体化的方法研究传播学,注重联系大众传播的社会环境,着眼于突破现有秩序的变革,批判美国研究大众传播的过程本身,批判美国传统学派研究的商业倾向,认为这种研究的前提是承认现行传播制度的合理性。(2)更多地采用历史分析、文化分析和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虽不排斥定量的研究,但强调定性的研究,以社会为分析单元,由社会推及个人。美国传统学派的研究是以经验主义的定量分析为科学方向,以个人分析为基本单元,由个人而推及社会。(3)在研究对象方面,注重研究传播者生产、制作信息产品的过程,传播作为社会环节和社会因素所起的社会作用及如何起作用。美国传统学派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传播效果,媒介产品的个人消费和影响。因此,批判学派的研究在总体上是一种宏观研究。
批判学派内部并非铁板一块,而是派中有派,各有观点和特色。主要的分支学派包括:
(一)法兰克福学派。以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J·哈贝马斯(Jurgen·Hallermas)为代表。主要研究资本主义社会中大众传播媒介的作用,重点是传播的社会、政治、经济方面,较多地联系社会思想因素来剖析和批判西方传播媒介的垄断化和“霸权主义”的阶级本质。
(二)政治经济学派。以英国莱斯特大学大众传播中心的P·戈尔汀(Peter Golding)和G·默多克(Grahan Murdock)等人为代表。注重研究传播的经济结构、传播所有制结构和媒介的市场情况,强调经济基础对意识形态的决定作用,注重剖析西方国家垄断化传播体系的经济结构、发展趋势,以及获取商业利润的横向与纵向过程。
(二)社会文化学派。以英国伯明翰大学现代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斯图亚特·霍尔(Stuart Hall)为代表。主张将大众传播研究扩大到文化研究中去,将大众传播媒介视为一种大众文化,研究大众文化对社会特殊群体,如劳动阶层、青年和少数民族等的影响和作用,以及社会特殊群体的大众文化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转化为普通文化的过程和经验。
(四)垄断理论学派。代表人物是普兰扎斯(Paulantzas)、奥尔都塞(Althusser)和克莱提(Collatti)。认为大众媒介是社会“意识形态机构”和“社会控制机构”之一,通常制造各种有利于维持社会秩序和现状的思想和价值观。研究重点是作为“意识形态”的大众媒介对社会不同阶级成员产生影响的各种机制。
70年代以后,批判的传播学研究已成为一种国际现象,不仅西欧,而且东欧、美国、加拿大、日本和一些第三世界国家,也出现一批属于批判学派的学者,他们从不同理论观点出发进行的研究,具有相互补充的趋势。
批判学派的主要国际性组织是国际大众传播研究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Mass Communi-cation Reseanch,IAMCR),拥有千余名会员。会员主要分布在欧洲,近年来正在向北美和其他各洲扩展。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