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级传播论

    两级传播论 : 又称“二级传播论”。关于传播过程和效果的一种理论。美国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在1944年出版的 《人民的选择》一书中指出: 从对1940年美国总统大选中选民投票行为的调查结果来看,只有大约5%的人由于受到大众传播竞选宣传的影响才改变了投票意向,大多数选民选举态度的改变与大众传播没有直接关系。大众传播往往要通过一些在群众中有威望、有影响的 “舆论领袖”这一中介者才能把竞选信息传递给一般受众,而舆论领袖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已加上了自己的见解。这样,传播就是信息从大众媒介流向舆论领袖,再由舆论领袖流向一般受众的两级传播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大众传播的效果是有限的,人际传播的作用是重要的。两级传播论的提出,打破了早期枪弹论或者说魔弹论关于大众传播威力无比的神话,阐明了人际传播在传播致效中的作用,是对传播学研究的一大贡献。当然,任何信息在社会上的流播、扩散过程,事实上要复杂得多。许多学者进一步研究发现,传播产生的效果不仅仅是经过 “舆论领袖” 这个中心环节,还要受到其他许多因素的制约,还要经过多种形式的人际传播过程。1971年,美国学者罗杰斯等人明确提出 “多级传播” 概念 (又称N级传播),认为在传播媒介所传递的信息作用于受传者的过程中,存在着多种方式、多种途径,有的可直接作用受传者,有的需要经过多种中介因素,即多级传播过程。(参见 “舆论领袖” 词条。)

为您推荐

非群体化传播媒介

非群体化传播媒介 : 又称“非群体化传播工具”。相对于群体化传播媒介而言的传播范围小、受众规模有限的传播媒介。1980年,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在其著作《第三次浪潮》中提出这一概念。托夫..

传播模式

传播模式 : 直观而简化地再现人类传播活动的理论描述方式,展示传播的结构与过程,揭示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由于人类传播活动丰富多彩,错综复杂,不易把握,自1948年拉斯韦尔提出 “五W模式” 来分..

非言语传播

非言语传播 : 又称“非言语沟通”。人类运用非言语符号来传递和交流信息的过程,是人际传播的一种基本方式。由于非言语符号不像语言符号那样具有确切的概念所指,非言语传播也就不能传递确切的知识..

多级传播论

传播功能

传播功能 : 亦称“传播的社会功能”。人类传播对人类社会所起的作用。传播学研究者都很重视对传播功能的探讨和研究,但研究角度和理论观点又不尽相同。传播学理论奠基人之一,美国社会学家拉扎斯菲..

《新闻传播》

《新闻传播》 : 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主办。双月刊。1985年2月创刊,初为内刊《新闻研究资料》。初为季刊,1991年改为双月刊。新闻学术性综合期刊。着重普及新闻理论知识、活跃该省新闻学术气氛、推..

广播的传播方式

广播的传播方式 : 指广播传播信息运动的形式。广播是以无线电波作为其物质载体,以声音作为信息传送符号,将声音转换成电信号附于电波上加以传播的。广播信息的运动过程包括四个环节: 广播节目的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