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级传播论

    多级传播论 : 又称“N级传播论”。关于传播过程和效果的一种理论,从两级传播发展而来。P·拉扎斯菲尔德于1944年提出两级传播论以后,美国学者R·默顿、E·卡茨、B·R·贝雷尔森、J·权曼等人进一步研究发现,大众传播的信息不仅仅是经过“舆论领袖” 这个中心环节就抵达一般受众,往往要经过若干层次,通过交谈、通信、演说、会议等多种形式的人际传播,才能最后到达传播者意欲影响的受众。1971年,美国学者E·M·罗杰斯等人明确提出N级传播的概念加以理论概括。1982年,W·施拉姆等人在 《传播学概论》中对两级传播论作了批判性总结,进一步扩大了“多级传播”的内涵,认为信息在社会上川流不息,所有的人都可能通过不同的关系和方式介入这个信息的多级流程。因此,大众传播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进一步的多级人际传播过程才得以实现的。(参见 “两级传播论”。)

为您推荐

《新闻传播》

《新闻传播》 : 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主办。双月刊。1985年2月创刊,初为内刊《新闻研究资料》。初为季刊,1991年改为双月刊。新闻学术性综合期刊。着重普及新闻理论知识、活跃该省新闻学术气氛、推..

广播的传播方式

广播的传播方式 : 指广播传播信息运动的形式。广播是以无线电波作为其物质载体,以声音作为信息传送符号,将声音转换成电信号附于电波上加以传播的。广播信息的运动过程包括四个环节: 广播节目的采..

广播的传播符号

广播的传播符号 : 广播的唯一传播符号是声音(包括语言、音乐、音响),它是广播中用以携带信息、表辞达意、抒发情感的载体。声音作用于人的听觉器官,具有极为丰富的表现力,使人们更直接地理解传播内..

微波传播

超短波电离层传播

超短波电离层传播 : 波长为10~1米(相应频率为30~300兆赫)的电波经电离层的传播。只有在太阳黑子高年低纬度电离层和电离层出现较强的Es层时,超短波才能被反射。因此,它有透射传播和散射传播等两种主..

中波传播

中波传播 : 波长从1000米到100米或频率从300千赫到3兆赫的无线电波的传播。中波主要用于广播、导航和通信方面。中波传播兼有长波和短波传播的某些特点。它既可以沿地表面绕射传播,又可以通过电离..

广告传播对象

广告传播对象 : 即广告信息的接受者,通常称之为目标消费者、广告的受众、广告诉求对象或广告公众等。对于广告活动来说,离开了广告传播对象,就失去了 “向谁说” 的对象,广告过程就中断了,广告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