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群体化传播媒介

    非群体化传播媒介 : 又称“非群体化传播工具”。相对于群体化传播媒介而言的传播范围小、受众规模有限的传播媒介。1980年,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在其著作《第三次浪潮》中提出这一概念。托夫勒认为,第一次浪潮(即农业社会) 时期,人们的传播活动极其有限,主要通过家庭来建立自己对现实的认识模式。第二次浪潮(即工业社会) 时期,出现了群体化传播媒介,它们穿越区域、种族、部落以及语言的界限,使社会思想领域里流通的形象,完全一致化了。某些视觉形象,传播非常广泛,深深地扎根于人们的思想中。如成百个新闻明星,成千种普遍公认的名牌商品,经过大型报刊、广播等各种媒介的广泛传播,成为了世界形象行列中的标准内容。这种集中产生出来的形象,由群体化的传播媒介灌输到群众的心目中,形成了工业社会生产制度要求的标准行为规范。第三次浪潮(信息社会)时期的传播媒介则呈现出非群体化特点。随着电子媒介尤其是电子计算机、通讯卫星的广泛采用,信息流动大大加速,飞进人们头脑中的思想、信息,每天都会受到挑战。在这种情况下,群体化的传播媒介不仅没有扩大,反而突然被削弱了,大型报纸正在丧失读者,综合性广播电视节目的视听者也在减少;而非群体化传播媒介则开始兴盛,小型的地方性、专业性报刊、专题性的广播电视节目也越来越受欢迎,受众一次又一次地分化,文化层次和内容显示出越来越强的多元化要求。这一变化将改变人们的日常信息结构,改变人们对世界的看法,从而对人类思想产生重要影响。

为您推荐

人类传播理论概览

出版时间:1993-09 人类传播理论概览 : 美国利特尔江(Stephen W Lit-tlejohn)著。本书将各个学科和领域中有关传播学的重要理论和学说集大成于一卷,并使之系统化。作者介绍了西方传播学的内容、定义和意义,以及..

日本大众传播工具史

出版时间:1993-09 日本大众传播工具史 : 日本山本文雄(1910~)编著。山本文雄、山田实、时野谷浩执笔。1970年9月由东海大学出版会发行。本书系统客观地介绍了日本各类大众传播工具诞生、发展的全过程,其中不仅包..

大众传播学概论

出版时间:1993-09 大众传播学概论 : 英国麦奎尔(DenisMcquail)著。作者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科普斯·克里斯蒂学院,获现代史硕士学位,又在里兹大学获社会学博士学位,现为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大众传播学教授。作者..

现代大众传播论

多种声音一个世界——传播与社会的今天与明天

出版时间:1993-09 多种声音一个世界——传播与社会的今天与明天 : 爱尔兰麦克布赖德(Sean MacBride,1904~ )主编。本书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交流问题委员会于1980年2月给该组织第20届大会的报告。本书集中了来..

大众传播模式论

出版时间:1993-09 大众传播模式论 : 英国麦奎尔(Denis Mc-quail)和瑞典温德尔(Sven Windahl)合著,于1981年由美国纽约朗曼出版公司(Longman Inc.)出版。本书是传播学领域中的一部重要著作。传播学产生于20世纪4..

“二级传播”论

“二级传播”论 : 西方的一种传播理论,认为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大众传媒和受众之间有一个“意见领袖”层,起着转播、过滤和解释的作用。这些可能首先接触大众传播的“意见领袖”,把他们所见、所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