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传播”论

    “二级传播”论 : 西方的一种传播理论,认为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大众传媒和受众之间有一个“意见领袖”层,起着转播、过滤和解释的作用。这些可能首先接触大众传播的“意见领袖”,把他们所见、所闻、所想传播给他们周围的人,并能影响他们的行为。这是奥地利裔美籍人保罗·拉扎斯费尔德博士及其同事在俄亥俄州伊利县进行有关1940年美国总统选举的研究中首先提出的假设:“概念往往先从无线电广播和报纸流向舆论界的领导人,然后再从这些人流向人口中不那么活跃的部分。”这种理论遭到学者们的批驳:认为它忽略了大量信息是由传媒直接传给受众的,并不经过中间人。同时,媒介到受众之间不仅有二级转播者的现象存在,也有三级或多级转播者的现象存在;事实上二级或多级转播者,其素质也是多层次的,有的可被看做是“意见领袖”,有的则不能,即使前者也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有的人在接受信息或采取行动前,可能请教他信任的人,这种情况也不能简单地概称之为“二级传播”。总之,这种理论不能说明大众传播的特性和真相。大众传播的特性是它的直接性和广泛性。直接性指从最集中的信源发出的信息可以直接到达最普通的受众中间,如国家领导人在电台讲话,全体国民都能直接听到;广泛性指不分年龄、文化程度、心理倾向的差异,都能接收,二级或多级传播不过是扩大这种广泛性的一种因素。“二级传播”和“意见领袖”的理论,已被人们逐渐摈弃,但它也启发人们认识到大众传媒虽然威力很大,但效果却是有限的,二级传播或多级传播的现象有助于大众传播作用的发挥。

为您推荐

电视传播方式

电视传播方式 : 电视信号传播的多种途径,决定了电视节目的多种传播方式。电视传播方式分无线传播和有线传播。近年来,有线电视发展较快,不少大型企业、社区和公共电视台都开办了电缆电视系统和闭路..

广播传播符号

广播传播符号 : 广播中用以携带信息,表达思想、情感的载体,即声音。声音是广播传播信息所能运用的唯一符号,它包括语言、音乐、音响。 声音作用于人的听觉,可以表达情意、引发联想,刺激心理反映。..

广播传播方式

广播传播方式 : 广播中信息运动的形式,有别于电视、报纸等传播方式。 广播传播方式决定于它所使用的物质载体及其传播信息所用的符号。广播以发射、接收设备和电波(无线或有线)为传播信息的物质载..

《实用电视传播学》

《中国传播效果透视》

《中国传播效果透视》 : 陈崇山、弭秀玲主编,沈阳出版社1989年3月第1版。本书收入1983—1988年间中国大陆对新闻媒介传播效果的19份调查报告和分析文章,其中广播电视方面的有:中共中央宣传部、广播..

《南斯拉夫塞尔维亚共和国公众传播法》

《南斯拉夫塞尔维亚共和国公众传播法》 : 1986年7月17日原塞尔维亚社会主义共和国议会立法——法律委员会通过,并由主席签发颁布,该法是在对《公众传播修改补充法》进行了三次修改之后通过的,共分1..

《南斯拉夫公众传播系统基本法》

《南斯拉夫公众传播系统基本法》 : 本法为南斯拉夫报刊、广播电台、电视台、通讯社等公众传播系统的基本法,于1985年7月17日经议会联邦院通过,由主席团主席和议会主席颁布执行。全文共分10章5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