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新闻学 : 马克思主义新闻学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研究新闻传播活动和新闻事业客观规律的一门新兴的社会学科。它认为,新闻传播活动不是为满足人类的好奇心和本能欲望而产生的,而是萌发于人类生产、生活、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实践。马克思主义新闻学是在总结概括无产阶级报刊实践经验和批判地继承资产阶级新闻学的基础上形成的,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是无产阶级新闻学的奠基人。马克思、恩格斯于1848年创办了世界上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报纸《新莱茵报》。在报刊实践中,马克思提出革命报刊要对旧世界“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无产阶级报刊就其使命来说,是资本主义制度及其当权者的“孜孜不倦的揭露者”,是维护“人民精神的千呼万应的喉舌”;报刊具有“无处不在”的特点,它的长处是每日都能干预运动,能及时反映当前整个局势,能同人民群众保持生动活泼的联系。马克思的报刊实践经验和关于革命报刊的性质、使命、作用和特性的精辟论述,为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列宁在从事革命活动中、领导和主编过《火星报》等20多种报刊。列宁在新的历史时期,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学。他提出了“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这个关于党报作用的著名论断;他全面深刻地阐述了无产阶级出版物的党性原则;明确规定了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方针;深刻揭露和批判了资产阶级新闻自由的虚伪性和欺骗性;提出要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报纸办成“阶级专政的机关报”、“社会主义建设的工具”和对人民群众进行“经济教育的工具”;形象地概括了无线电广播的特点是“不要纸张、‘没有距离’的报纸”。
以毛泽东为领袖的中国共产党及无产阶级新闻战士,把马列的新闻思想同中国的新闻实践相结合,对实践经验不断进行科学总结和理论概括,形成了以党报学说为主体的新闻学思想,阐述了党的新闻工作的性质、任务、作用、特性、方针、原则、方法、风格和队伍建设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即中国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基本理论体系。首先,党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报纸广播电视工作的根本原则;其次,揭示了新闻自由的阶级实质,任何国家的新闻自由都要受到阶级、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制约;第三、报纸广播电视的基本特性主要是通过新闻手段来报道和评论社会生活;第四、坚持新闻报道必须完全真实的原则,不仅要求报道单个事实的准确、真实,尤其要注意和善于从总体上、本质上以及发展趋势上去把握事物的真实性;第五,“全党办报”是党的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和根本方针,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新闻工作中的具体运用,体现了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党性和群众性的统一;第六,在新闻中正确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及时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与呼声,增强报纸广播电视的群众性与战斗性;第七,报纸广播电视要办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必须具有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文风与风格;第八,加强新闻队伍的自身建设,是办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关键。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