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王

素王: 后代儒家对孔子之特称。杜预《春秋左传序》:“说者以仲尼自卫反鲁,修《春秋》,立素王。”孔颖达疏:“汉魏诸儒,皆为此说。董仲舒《对策》云:‘孔子作《春秋》,先正王而系以万事,是素王之文焉’  《孔子家语》称齐大夫子余叹美孔子言云‘天其素王之乎!’素,空也,言无位而空王之也。”

为您推荐

洒扫应对

洒扫应对: 意谓日常生活常识。《论语·子张》:“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朱熹把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洒扫应对是小学的重要教学内容。《大学章句序》:“人..

不耻相师

不耻相师: 即互相为师。语出唐韩愈《昌黎先生集·师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意谓巫祝、医师、乐师和各种手工艺师,不以相互学习为耻。以此说明士大夫之间应互相学习,不仅是同辈之间,而且是师弟子之间。相师乃..

至圣先师

至圣先师: 孔子的谥号。古时立学必释典于先圣先师。汉以后皆奉孔子。汉平帝元始元年(公元元年)追封孔子为“褒或宣尼公”。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六年(492)改称“文圣尼父”。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尊为“先师尼父”。唐太宗贞观..

幼仪

传道授业解惑

传道授业解惑: 古代对教师任务的概括。唐韩愈《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即传授孔孟之道;授业,即教授儒学的“六艺经传”;解惑,即解答学生学习“道”与“业”过程中的疑问。三项任务中以传道为主导。这..

五教

五教: 孟子所说的五种教育。《孟子·尽心上》:“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 之所以教也。”朱熹注:“时雨,及时之雨也。草木之生,播种封植,人力已至,而未能自化,所少..

师严

师严: 道尊古代教育术语。严,尊敬。谓尊师重道。《札记·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百世师古代教育术语。谓圣贤风范,垂世久远,为后代仿效。《孟子·尽心下》:“孟子曰:圣人,百世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