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仪: 古代幼童应遵守的行为规范。《礼记·内则》:“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学书计。衣不帛襦袴,礼师初。朝夕学幼仪,请肄简谅。”孔颖达疏:“朝夕学幼仪者,言从朝至夕,学幼少奉事长者之仪。”明方孝儒《幼仪杂箴》提出儿童在坐、行、揖、拜、言、笑、喜、怒、好、恶、取、与、诵、书等方面均应遵守规范,以“养其心志,约其形体”。
- 欢迎来到文学网!
传道授业解惑: 古代对教师任务的概括。唐韩愈《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即传授孔孟之道;授业,即教授儒学的“六艺经传”;解惑,即解答学生学习“道”与“业”过程中的疑问。三项任务中以传道为主导。这..
五教: 孟子所说的五种教育。《孟子·尽心上》:“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 之所以教也。”朱熹注:“时雨,及时之雨也。草木之生,播种封植,人力已至,而未能自化,所少..
师严: 道尊古代教育术语。严,尊敬。谓尊师重道。《札记·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百世师古代教育术语。谓圣贤风范,垂世久远,为后代仿效。《孟子·尽心下》:“孟子曰:圣人,百世之师..
先生: ①父兄。《论语·为政》:“有酒食,先生撰。”何晏集解引马融曰:“先生,谓父兄。”②对年长有德业者的尊称。《孟子·告子下》:“宋牼将之楚,孟子遇于石丘,曰:“先生将何之?’”焦循正义:“学士年长者,故谓之先生。”③老师..
师道: ①师,教师;道,道理。中国古代非常重视教师的作用,“师”与“君”被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君师者,治之本也”(《荀子·礼论》),把教师作为教育百姓化民成俗的根本所在,认为“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之敬学”(《礼记·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