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击队诗歌”

    “游击队诗歌” :

1953年“八月政变”之后,人民党转入地下活动,仍坚持进行各种活动和斗争,但遭到无孔不入的“萨瓦克”特务组织破坏和镇压。在经过10多年的地下斗争之后,屡遭镇压的人民党党组织的力量越来越弱,从60年代后期开始,很多革命者干脆抛开人民党党组织,自发地选择了武装斗争的手段,三五成群地拿起武器,同巴列维政府展开了城市游击战争。

尽管人民党的力量在这时已比较弱,但由于人民党曾经掌握了伊朗整个知识文化界,社会主义思潮在伊朗文艺界仍具有较强的持续影响力。游击战争开始之后,曾经是人民党党员或者在政治倾向上始终倾向左翼革命的诗人们自发地形成了“游击队诗歌”诗人群,他们以诗坛为战场,用手中的笔作武器,用诗歌作炮弹,向巴列维专制政府发起了进攻,并以此为自己的文学使命。由于斗争的形式由“八月政变”之前议会中的和平斗争转变为此时的武装斗争,因而这时期的“游击队诗歌”表现出强烈的鼓动性、进攻性、战斗性。尽管坚定的左翼革命诗人瑟亚乌什·卡斯拉伊的左翼革命诗歌被视为“游击队诗歌”的奠基式作品,但真正意义上的“游击队诗歌”是以赛义德·苏尔坦普尔的诗集《米拉的声音》(1968)为开端的。

为您推荐

《据点游击队》

《据点游击队》:赵一德着。江苏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1965年版。9万字。“江苏革命斗争故事”之一。以亲身经历,记述1943年春苏中四分区东南县委领导的武工队——东南行动队,深入敌人据点,配合地方民兵和人民群众,展开据点游..

《女游击队长》

《女游击队长》:李英儒着。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79年3月版。58.4万字。2册。反映抗日游击战争的长篇小说。八路军女战士凌雪晴是贯穿全书的主人公。作品围绕她从一个穷苦孩子到游击队长的成长过程,刻画了她对敌狠、待友和..

游击队之家

出版时间:1992-12 游击队之家 : 长篇小说。作者〔印度尼西亚〕普拉姆迪亚·阿南达·杜尔。发表于1950年。故事的主人公萨阿曼是个富有人性的游击队员。为了人民的解放,为了民族独立,他被迫到战场上去杀敌,甚至..

《铁道游击队》

《铁道游击队》

《铁道游击队》:长篇小说。刘知侠著。抗战胜利后动笔,1954 年出版。小说描述了抗战时期鲁南枣庄矿区的一支铁道游击队对敌斗争的故事。这支游击队在“敌、伪、顽”夹击的残酷环境中进行着一种特殊形式的战斗:他们在临枣..

铁道游击队(文学)

铁道游击队:长篇小说。知侠着。1954年上海新文艺出版社初版。描写抗战时期,枣庄一带的煤矿铁路工人不堪日寇蹂躏,在党领导下组织了一支铁道游击队,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配合党的主力部队,一次次地粉碎了敌人的“清剿”与“扫..

《铁道游击队》

《铁道游击队》 : 董子畏根据刘知侠同名小说改编,丁斌曾、韩和平绘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于1955~1962年出版。共10集,1200余幅图。小说表现抗日战争期间,鲁南铁路工人和煤矿工人在共产党领导下组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