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希尔德

    拉希尔德 :

生于佩里戈,卒于巴黎。她度过了自由快乐的童年时代,15岁就阅读D.-A.-F.萨德和伏尔泰的作品,18岁就在当地报纸上连载小说。来到巴黎后成为M.巴雷斯等文学名家的朋友,以大胆的说标题著称。《维纳斯先生》(1884)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出版后被法庭查禁,到1889年才由巴雷斯作序再版。她接着写作了当代的风俗小说《诺诺》(1885)、《狄安娜的童真》(1886)、《萨德侯爵夫人》(1887)和《阿多妮夫人》(1888)等。

拉希尔德于1889年与批评家A.瓦莱特结为夫妇,参与创办了杂志《法兰西水星》(1890)。她长年为这份杂志撰稿,并且主持它的小说评论专栏。她每年都有新作出版,包括《血的声音》(1890)、在艺术剧院成功上演的《死神夫人》(1891)等10多部剧作,以及《黑暗中的王妃》(1896)、《爱情的技巧》(1914)和《我奇特的乐趣》(1934)等小说。此外她还写了许多评论以及论著《阿尔弗雷德·雅里》(1928)。

为您推荐

德里厄·拉罗谢尔,P.

德里厄·拉罗谢尔,P. : 生于巴黎,卒于巴黎。祖籍诺曼底。父亲是律师。受司汤达尤其是M.巴雷斯作品的影响,很早就热爱写作。曾就读于私立政治学院,以外交事业为理想,因毕业考试不及格而一度想自杀。第一次..

拉菲特,J.

拉菲特,J. : 生于南部农村。父母本来有一个小磨坊,后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沦为雇工。拉菲特由于家庭贫困没有读完小学,14岁就来到波尔多城里当学徒,作过做糕饼的技工和面包师,靠自学积累了丰富的知识。..

拉努,A.

拉努,A. : 生于巴黎一个贫困家庭。靠着上补习课在16岁时获得了唯一的小学毕业文凭。他从事过银行职员、装饰工、绘画、小学教师和记者等各种职业,这些经历为他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他从1943年开始从事创..

拉克尔泰勒,J.de

托多罗夫,T.

托多罗夫,T. : 生于保加利亚首都索菲亚。1961年考入索菲亚大学。1963年赴巴黎留学并定居法国。1968年起任法国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1970年获文学博士学位。 托多罗夫早期主要从事结构主义诗学研究和叙述..

怀尔丁,M.

怀尔丁,M. : 生于英国的伍斯特。毕业于牛津大学。2000年退休前为悉尼大学英语系教授。曾先后在伯明翰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以及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英澳文学。澳大利亚新派小说的主要作家之一,与F.穆尔..

戴维森,F.D.

戴维森,F.D. : 生于墨尔本。12岁辍学,在父亲的农场做帮手。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参加运送一批战马到英国,在英加入英骑兵队。战争结束后回到澳大利亚,一度经营农场,后协助父亲创办《澳大利亚人》杂志,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