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C.-L.

    菲利普,C.-L. :

生于塞里伊一个贫穷的家庭,卒于巴黎。受过几年中学教育,后来到巴黎谋生,曾当小职员。他从事业余文学活动的初期,引起象征派诗人们的注意,但他并没有被引导去写诗,而是继续写小说。菲利普并不是为了附庸风雅而从事创作,而是为了表达包括他自己在内的被践踏受侮辱的“卑微阶级”的痛苦与不平。

菲利普的第一部作品是四篇短篇小说的合集《四个贫苦的爱情故事》(1897),描写穷苦青年们的爱情饥渴。第二部小说《善良的玛德兰和可怜的玛丽》(1898),写一个靠做针线生活的乡村姑娘,由于跛脚而没有人爱,终生过着孤苦伶仃的生活。1900年发表的《母与子》很有特色,作者委婉而细致地描写一位生活不富裕的母亲如何爱护她的儿子,从摇篮时代一直写到孩子上学,详细描述伟大的母爱勇敢地克服了生活上的种种困难;同时也写孩子对母亲的深厚感情。这部朴素、亲切、真挚动人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是菲利普童年时代的回忆。

《蒙帕纳斯的布布》(1901)是菲利普的代表作。一个在巴黎当小职员的心地纯洁的外省青年,偶然结识了一个意气相投的姑娘,不幸她是个娼妓。两人互相倾诉各自童年时代的痛苦生活,以及在巴黎生活的艰难。两个年轻人情不自禁地做起对于未来的美梦,他们愿意把爱情建立在勤劳清苦、诚实正派的生活上。但是,一个流氓恶棍用暴力迫使做着纯洁的爱情美梦的少女重新跳入火坑。《鹧鸪老爹》(1902)是一出小镇上的手工匠人年老后无人赡养而投河自尽的悲剧。

菲利普还著有小说《玛丽·陶那底欧》(1904)、《克洛纪纽尔》(1906)和《夏尔·白朗沙》(1913)。他的文笔简练朴素、鲜明有力,增加了小说的艺术魅力。

为您推荐

莫朗,P.

莫朗,P. : 生于巴黎一个富裕的家庭。父亲是巴黎装饰艺术学校的校长。莫朗毕业于牛津大学政治学专业,24岁就进入外交界,到过欧亚各地,仅非洲就去过28个国家,是一个老资格的外交官。他善于随时记录在各国上..

艾什诺兹,J.

艾什诺兹,J. : 生于奥朗日。艾什诺兹的作品以小说为主,其中多部小说曾先后获各种文学奖项:《格林尼治子午线》(1979,获费内翁奖)、《切罗基》(1983,获美第西斯奖)、《湖》(1989,获欧洲文学大奖)、《高大的金发女..

芒迪亚格,A.P.de

芒迪亚格,A.P.de : 生于巴黎一个富裕的家庭。芒迪亚格早年对考古感兴趣,青年时代在欧洲和东方旅行。他与A.布勒东结识后,加入了超现实主义小组,受到了一些画家的影响,成为超现实主义运动后期的重要小说家..

肯德尔,H.

自然主义文学

自然主义文学 : 20世纪初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受自然科学,特别是C.R.达尔文的自然观的影响颇深,试图以自然法则,尤其是生物学规律解释人和社会,并由此种观点出发从事文艺创作。自然主义继承现实主义的文..

艾玛尔,G.

艾玛尔,G. : 生于巴黎。艾玛尔是塞巴斯蒂亚尼元帅的私生子,一出生便被抛弃,后被格鲁一家收养。他9岁时逃离养父母家,到一艘船上做见习水手,随后在美洲和亚洲生活了10年。他游历过西班牙和土耳其,晚年曾前往..

维旺-德农,D.

维旺-德农,D. : 生于索恩河畔沙隆附近的小贵族家庭,卒于巴黎。他来到巴黎成为雕刻家,靠着出色的口才和雕刻技艺征服女人而进入上流社会,被时髦妇女称为“农牧神”,负责管理蓬巴杜夫人的奖章陈列室。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