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思诺斯,R.

    戴思诺斯,R. :

生于巴黎的一个中间商家庭。戴思诺斯从事过记者等多种职业。1922年加入超现实主义文学运动,积极地进行“自动写作法”的实验,创作了《海之星》(1924)、《为哀悼而哀悼》(1924)、《身体与财产》(1930)等诗作。他唯一的小说《酒瓶已打开》(1943)就是叙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包括服用毒品后的体验,虽然他并非一个真正的吸毒者。他的作品具有反社会传统习惯的突出特点,描写感官的放纵和对社会的挑衅,《自由或爱情》(1927)被视为这方面的极端之作,为此他曾被塞纳省轻罪法庭传讯。

戴思诺斯的主要作品是诗歌。他的诗集《身体与财产》被视为对超现实主义艺术探索的一大贡献,实际上他的作品大多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他反对超现实主义文学的晦涩,要求作品面向广大读者,因此在1930年正式宣布与超现实主义决裂。他潜心进行诗艺探索,诗歌韵律日趋整齐,很大程度上接近于传统诗歌。他用词讲究、内容生动,常常将自然景物与“心灵的振动”融为一体,深得广大读者喜爱,但因此也受到A.布勒东等超现实主义诗人的激烈批判,被指责为故意寻求清规戒律的束缚。

戴思诺斯于1939年应征入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参加名为“行动”的地下组织,秘密出版了诗集《财富》(1942)和《清醒状态》(1943)等反法西斯作品。1944年2月他不幸被捕,第二年死于捷克斯洛伐克的集中营。他的遗作被结集为《公产》(1953),后来他的诗集《新爱里蓓德》(1978)也得以出版。

为您推荐

德里厄·拉罗谢尔,P.

德里厄·拉罗谢尔,P. : 生于巴黎,卒于巴黎。祖籍诺曼底。父亲是律师。受司汤达尤其是M.巴雷斯作品的影响,很早就热爱写作。曾就读于私立政治学院,以外交事业为理想,因毕业考试不及格而一度想自杀。第一次..

德里叶,J.

德里叶,J. : 生于奥弗涅的艾格佩斯,卒于巴黎。10岁来到巴黎上中学,因成绩优异被视为神童。他后来在大学执教,过世俗生活,但名字后面却总是带有“神父”的头衔。他从1757年开始翻译维吉尔的《农事诗》,1770..

弗雷姆,J.

弗雷姆,J. : 生于达尼丁郊区,卒于达尼丁。父亲是铁路工人,母亲曾是作家K.曼斯菲尔德的帮佣。怀塔基女子中学毕业后,进入奥塔戈大学师范学院学习。当过教师,也做过护士。20世纪40年代末被诊断为精神分裂,在..

弗洛芒丹,E.

德莱尔姆,Ph.

德莱尔姆,Ph. : 生于西南部。德莱尔姆被国民教育部门分配到北方的诺曼底去当教师,在任教的同时热衷于写作。诺曼底的环境和生活节奏,特别适合喜欢描写琐碎事情和物品的德莱尔姆。他的第一篇短文是《弄湿..

戈蒂埃,J.

戈蒂埃,J. : 生于巴黎,卒于圣埃诺加。T.戈蒂埃的女儿。很早就对东方感兴趣,听过一个中国老先生的授课。她以尤迪特·瓦尔特为笔名发表的《玉器之书》(1867),准确而优美地翻译了一些中国诗歌。她的第一部小..

德尚,E.

德尚,E. : 1358~1366年在奥尔良学习法律。做过一段时间法官,后在查理五世、查理六世、奥尔良公爵菲利普、路易一世的宫中任职。他与G.de马肖相识多年,受其教诲,在后者去世后写有悼念诗歌。德尚的诗歌以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