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主义文学

    象征主义文学 :

象征主义流派出现于1886年。先是诗人勒内·吉尔发表了一部《言词研究》,诗人S.马拉美为它写了前言。这部论著试图系统地肯定自C.波德莱尔以来在诗歌艺术上陆续出现的新倾向和新成就。稍后,巴黎有一个原籍希腊的年轻诗人,笔名J.莫雷亚斯,在《费加罗报》上发表了一篇文学宣言,主张用“象征主义者”这个称号来称呼当时的前卫诗人,获得广泛热烈的响应,这一事件标志着象征主义流派的产生。

象征主义作为新的创作方法和文学思潮,早在浪漫主义盛行时期已经萌芽。浪漫主义诗人G.de奈瓦尔力求以新的表达方式反映不可捉摸的内心活动,这种努力后来给象征派诗人以一定的影响。A.de维尼的《牧人之家》,A.de拉马丁的《葡萄架下的住室》,都在一定程度上运用了后来为象征派诗人所喜爱的艺术手法:暗示多于解释,含蓄多于尽情地发挥。象征主义这个名称出现以前,实际上已经有象征主义的艺术倾向。《恶之花》的作者波德莱尔在这方面又大大推进了一步,因此法国文学史上称波德莱尔为象征主义的先驱。象征主义的另一先驱是《玛尔佗萝之歌》的作者洛特雷亚蒙。至于马拉美、A.兰波和P.魏尔兰,他们都是象征主义诗歌的大师,虽然在他们发表作品的时期,象征主义这个名称尚未通用。莫雷亚斯发表宣言时,马拉美和魏尔兰的主要作品都早已问世;兰波搁笔已经11年之久。莫雷亚斯并非象征主义的倡导人,他不过是象征派的命名者而已。

C.波德莱尔


洛特雷亚蒙

反对片面地注重描写造型美的帕尔纳斯派,并开辟新的艺术道路来取而代之,这就是象征主义应运而生的历史条件。与帕尔纳斯派不同,象征主义以抒写个人感情为重点,然而它抒写的个人情怀与浪漫主义的抒情大异其趣。它抒写的不是日常生活中浮浅的喜怒哀乐,而是不可捉摸的内心隐秘;或者如马拉美所说,表现隐藏在普通事物背后的“唯一的真理”。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象征主义对于诗的语言进行了很大的改造。对于日常用的字和词加以特殊的、出人意料的安排和组合,使之发生新的含义。象征主义不满足于描绘事物的明确线条和固定轮廓,它所追求的艺术效果并不是要使读者理解诗人究竟要说什么,而是要使读者似懂非懂,恍惚若有所悟,体会到此中深意。象征主义不追求单纯的明朗,也不故意追求晦涩,它所追求的是半明半暗、明暗配合、扑朔迷离。象征主义诗歌十分强调音乐的效果,可是诗句的音乐性不是单纯通过机械的叶韵表现出来,而在于诗句内在的节奏和旋律。散文诗的音乐感并不亚于格律诗,有时反而胜过格律诗,因此许多象征派诗人的散文诗都写得很有特色。

1886~1891年左右是法国象征主义诗歌比较昌盛的时期。这一时期出版的重要作品有H.de雷尼耶的《插曲》(1888)、J.拉弗格的遗著《善意之花》(1890)以及马拉美的《诗与散文》(1893)等。到1891年,象征派《文学宣言》的作者莫雷亚斯首先宣布脱离象征派,提倡“罗曼派”的文学,目的在于恢复古希腊罗马文学的传统。接着,许多象征派诗人也纷纷向自己选择的方向发展,不再遵循共同的象征主义艺术标准。象征主义作为一个流派,从1891年起已经解体。但是,象征主义作为文学思潮和艺术风格,影响却非常深远。20世纪法国的重要诗人P.瓦莱里、P.克洛代尔、F.亚默,甚至圣琼·佩斯等,都被评论家列为后期象征主义者。比利时的象征主义诗人有É.维尔哈伦和M.梅特林克,后者主要写作象征主义诗剧。

象征主义的影响既不限于法国,也不限于西方世界,在中国五四运动以后的新诗坛上,也曾出现戴望舒、李金发等受过相当浓厚的象征主义诗歌气息熏陶的诗人。

为您推荐

谢尔菲格,H.

谢尔菲格,H. : 生于一个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父亲是一家私营企业的经理。1924年中学毕业后在大学就读了几年,即投身绘画、创作和记者生涯。20世纪30年代,在H.基尔克影响下,谢尔菲格对政治产生浓厚兴趣,并..

贝朗瑞,P.-J.de

贝朗瑞,P.-J.de : 生于巴黎,卒于巴黎。当过学徒、差役、印刷工人和职员。他的成名作歌谣《意弗托国王》(1813),塑造了一个善良简朴、爱好和平的老好人国王的形象。他在波旁王朝复辟时期共出版了4部歌集(181..

行吟诗人

行吟诗人 : 行吟诗人多为贵族男女,生活优裕,提笔吟诗以歌咏“微妙爱情”。分为南方行吟诗人(le troubadour)和北方行吟诗人(le trouvère)。南方行吟诗人基本上属于贵族圈,多集中在普罗旺斯地区。作品体现骑..

蓬萨尔,F.

贝尔纳,T.

贝尔纳,T. : 生于贝尚松。贝尔纳最初在巴黎当律师,后来当过炼铝厂厂主,管理过自行车赛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因是犹太人而被捕入狱。1891年,他在《白色杂志》上发表了第一批作品,1899年发表了小说《一个..

谢尼耶,A.de

谢尼耶,A.de : 生于君士坦丁堡,卒于巴黎。父亲是法国呢绒批发商,后被派往摩洛哥任总领事,在他3岁时回到法国。母亲是希腊人,具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在巴黎开办了“希腊”文艺沙龙。谢尼耶自认为是希腊后裔,热爱..

谢阁兰,V.

谢阁兰,V. : 生于布雷斯特城的一个天主教家庭,卒于于埃尔戈。谢阁兰毕业于耶稣教会学校,1898年考入波尔多海军医学院,作为法国海军的军医到过塔希提岛,研究过波利尼西亚的文化。 1909~1918年,谢阁兰3次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