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赛,N.

    林赛,N. :

生于维多利亚州的克雷西克。父亲是名医生,但子女却都具有很高的艺术天赋,十个孩子中有一半后来成为澳大利亚远近闻名的艺术家。林赛16岁就开始为一家墨尔本报纸画插图,22岁时已成为刊物《公报》的主要漫画家。林赛多才多艺,绘画、雕塑都造诣很深,后又尝试文学创作,同样取得很大成就。主要作品有:《放荡艺术家中的策划人》(1913)、《雷德希普》(1930)、《星期六》(1933)、《起居室的平底锅》(1933)、《谨慎的情场老手》(1934)、《合法年龄》(1938)、《斐济来的表亲》(1945)、《到哪儿都是半途》(1947)、《去尘还是上光?》(1950)以及广受喜爱、有“澳大利亚《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之誉的儿童文学作品《神奇的布丁》(1918)等。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位独具艺术眼光的文学艺术家,林赛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来的诗人K.斯莱塞、韦伯等。

为您推荐

松 : 生于雷克雅未克。笔名松是他的名字西格勇的缩略形式,在冰岛语中意为“视野”。松16岁就出版了处女作诗集《视觉》(1978),已经发表诗集13部,包括《这个失明男人的自行车》(1982)、《有X射线眼睛的男孩子..

格隆德维克,N.F.

格隆德维克,N.F. : 生于乌兹比,卒于哥本哈根。曾在一个庄园里当过家庭教师。主张维护民族精神,摆脱外来影响,被誉为“北欧国家的倡导者”。他热衷于研究神学,精通历史,崇拜斯堪的纳维亚古代文学,认为北欧人..

普鲁斯特,M.

普鲁斯特,M. : 生于巴黎一个富裕家庭,卒于巴黎。父亲是医学院教授,母亲是富有的犹太经纪人的女儿。从9岁起就开始犯哮喘病,终身为病魔所苦。中学成绩优异,毕业后于1889年当了一年志愿兵,1890年进巴黎政治学..

杜阿梅尔,G.

普拉伊,H.

普拉伊,H. : 生于巴黎。父亲是木匠,母亲是修藤椅的女工。普拉伊最初当杂工,1923年进入格拉塞出版社做新闻工作,创作了《他们是四个人》(1925)、《每天的面包》(1931)、《世上的受苦人》(1935)、《士兵的面包》(1..

斯托,R.

斯托,R. : 生于西澳大利亚的吉拉尔顿。先后就读于吉拉尔顿小学、吉尔福德文法学校以及西澳大学和悉尼大学。大学期间即开始文学创作,毕业当年就出版第一部作品《闹鬼的土地》(1956)。随后的几年,先后在澳..

昆德拉,M.

昆德拉,M. : 生于捷克的布尔诺。父亲是钢琴家、音乐教授。昆德拉从小就学弹钢琴,一步步走进音乐世界。他曾加入共产党,迷恋音乐、诗歌和电影,从事诗歌、散文、剧本创作,并在布拉格电影学院教书。早在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