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热,F.

    蓬热,F. :

生于蒙彼利埃,卒于阿尔卑斯滨海省。蓬热在阿维尼翁度过童年时代。他早年加入超现实主义团体,热衷于左派工会组织的社会活动,积极参与反对德国侵略的抵抗运动。诗集《短作12篇》(1926)是他的处女作。他的诗歌代表作《采取事物的立场》(1942),以对事物有独特感知的语言而引起读者的热烈反响,而《诗歌大集》(1961)则确立了他在诗坛上的地位。他的诗集还有《卷一》(1965)、《致一位马莱伯》(1965)、《牧场的制作》(1972)、《诗歌新集》(1967)、《当代作坊》(1977)、《一只话语无花果之何为及为何》(1977)、《创作实践或永恒的未完成》(1984),以及去世后出版的《桌》(1991)、《新新集》(1992)等。

1945年,蓬热在巴黎

蓬热在20世纪的法国诗坛上独树一帜,多次获得国内外的诗歌奖项,其中包括1981年的法国国家诗歌奖。他的咏物诗有着很深的意境,它进入到事物的本体,感受事物内在的新特点,用满含象征和隐喻的文字,通过字形字音,来类比对象物的相应构架。1999年,他的《作品全集》在权威的“七星文库丛书”中出版,标志着他的诗歌作品已进入经典的行列。

为您推荐

茹昂多,M.

茹昂多,M. : 生于盖雷,卒于盖雷。父亲是肉店老板,为人冷酷专横。茹昂多从小得到母亲和祖母等女性的照料。他于1908年来到巴黎学习,1912年成为圣约翰寄宿学校的教师,在这里任教达37年之久。茹昂多曾在1914..

诺迪埃,C.

诺迪埃,C. : 生于贝桑松的一个律师家庭,卒于巴黎。父亲在大革命时期曾担任当地法庭的庭长,所以他从小就受到J.-J.卢梭思想的教育,是一个充满冒险精神的自由主义者。1802年因发表了一首讽刺拿破仑的诗歌而..

贝尔,M.

贝尔,M. : 生于阿德雷德。除了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短暂旅居印度、英国等地,基本上生活在澳洲国内。他是新派作家的一员,早期以写短篇小说起家,1975年出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当代画像与其他小说》。创..

莱贝尔格,Ch.

贝尔丹,A.

贝尔丹,A. : 习称贝尔丹骑士。生于波旁岛(今留尼汪岛),卒于圣多曼格岛。他很小就被打发到巴黎谋生,当过骑兵军官。从1772年起为《诗歌年鉴》撰稿。他的诗篇主要是悲歌,诉说梦幻、悔恨以及怀念他出生的波旁..

贝尔纳,M.

贝尔纳,M. : 生于尼姆。母亲是洗衣女工,死于肺结核。贝尔纳度过了悲惨的童年,当过酒商的听差、袜厂的学徒和铁路工人,后来参加了工会,到巴黎后加入了法国共产党。1929年他成为《世界》杂志编辑部秘书,从此..

莫里森,J.

莫里森,J. : 生于英国北部港口城市桑德兰的一个工人家庭,卒于墨尔本。中学毕业后一度任地方图书馆管理员。1923年只身闯荡澳大利亚,先后做过园林工、农场工、牧场打杂工、伐木工以及码头工人等。广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