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迪埃,C.

    诺迪埃,C. :

生于贝桑松的一个律师家庭,卒于巴黎。父亲在大革命时期曾担任当地法庭的庭长,所以他从小就受到J.-J.卢梭思想的教育,是一个充满冒险精神的自由主义者。1802年因发表了一首讽刺拿破仑的诗歌而入狱。他深受德国和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著有《莎士比亚的思想》(1801)。《被放逐的人们》(1802)等小说大多是对J.W.von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的模仿,有着浓郁的异国情调。

《萨尔兹堡的画家》(1803)的主人公是个名叫沙尔的德国青年画家,他由于政治原因流亡他国,但是念念不忘恋人欧拉丽。当他回到家乡巴伐利亚之后,欧拉丽已经嫁为人妇,他感到无比忧伤。欧拉丽的丈夫知道他们的恋情后,为了成全他们而服毒自杀。欧拉丽伤心地进了修道院,沙尔也进了多瑙河畔的修道院,后来死于泛滥的河水之中。小说的构思显然受到了卢梭和歌德的影响,而沙尔的感伤则与勒内的世纪病有相通之处。

诺迪埃在复辟时期继续写作,发表了长篇小说《让·斯波卡》(1818)。让·斯波卡是一个劫富济贫的绿林好汉,幻想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国家。他一方面怀着空洞的理想进行盲目的斗争,另一方面又是杀人越货的江洋大盗,使小说兼有黑色小说和浪漫主义的特色。诺迪埃后来与社会现实愈发格格不入,《罗尔·吕特温或吸血鬼》(1820)、《斯玛拉或黑夜里的魔鬼》(1821)和《特里比或阿加依的小妖精》(1822)等小说内容怪诞,开始倾向浪漫主义。

1823年,诺迪埃任阿瑟纳尔图书馆馆长。他在这里聚集了一批年轻作家,成立了浪漫派的第一文社,举起了反古典主义的旗帜,为浪漫派提供了一个重要的阵地,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830年后,他的活动渐趋沉寂,日益遁入梦幻和冥想之中,发表了一些幻想故事。

诺迪耶于1833年当选为法兰西学士院院士。他的作品影响了G.de奈瓦尔和后来的超现实主义文学。

为您推荐

茹昂多,M.

茹昂多,M. : 生于盖雷,卒于盖雷。父亲是肉店老板,为人冷酷专横。茹昂多从小得到母亲和祖母等女性的照料。他于1908年来到巴黎学习,1912年成为圣约翰寄宿学校的教师,在这里任教达37年之久。茹昂多曾在1914..

贝尔,M.

贝尔,M. : 生于阿德雷德。除了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短暂旅居印度、英国等地,基本上生活在澳洲国内。他是新派作家的一员,早期以写短篇小说起家,1975年出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当代画像与其他小说》。创..

莫朗,P.

莫朗,P. : 生于巴黎一个富裕的家庭。父亲是巴黎装饰艺术学校的校长。莫朗毕业于牛津大学政治学专业,24岁就进入外交界,到过欧亚各地,仅非洲就去过28个国家,是一个老资格的外交官。他善于随时记录在各国上..

菲茨杰拉德,R.

莫迪亚诺,P.

莫迪亚诺,P. : 生于巴黎西南郊的布洛涅-比扬古。父亲是意大利的犹太商人,经常在外面走私;母亲是比利时籍喜剧演员。为了减少“莫迪亚诺”这个犹太姓氏给孩子带来的麻烦,母亲为莫迪亚诺兄弟俩进行了洗礼,使..

西伯格,P.

西伯格,P. : 生于教师家庭。曾在哥本哈根大学攻读考古学和历史,并于1950年获文学史硕士学位。毕业后一直从事考古工作。自1960年以来出任维堡市博物馆馆长。1981~1984年出任丹麦作家协会主席。 西伯格坚..

诺克斯,E.

诺克斯,E. : 生于惠灵顿。从小就喜欢和姐妹一起编故事,后来受到父亲的鼓励,开始文学创作。1983年开始在维多利亚大学攻读英语文学,1984年参加比尔·曼海尔教授主持的创意写作班。学习期间开始创作长篇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