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波,Ph.

    苏波,Ph. :

生于大资产者家庭。1917年发表诗集《水族馆》,1920年和A.布勒东以“自动写作法”共同创作了超现实主义的名作《磁场》。他主编了《新作品》《欧洲杂志》,写了许多关于美国、苏联和法国作家作品的评论。他也爱好绘画、电影艺术、音乐、歌剧,写过一个电影剧本《飞走了的心》,还主持过电台的播音节目。

苏波写过几部具有超现实主义色彩的小说。如《伪君子》(1923)、《贺拉斯·皮鲁埃的旅行》(1925)、《黑人》(1927)、《巴黎的最后夜晚》(1928)等。他的小说与其诗作不同,风格活泼,大多有具体人物和情节,大多数人物最终都远走他乡以逃避某种焦虑,如《杜朗多兄弟》(1924)、《大人物》(1929)等。苏波还写作了《凶手的时代》(1945)、《消失的侧面像》(1963)、《忘记的回忆》(1981)等报告文学。

苏波一生都没有放弃诗歌创作,《诗歌全集》(1937)汇集了他1917~1937年的全部诗作。此后,他又发表了《炸后伦敦颂》(1944)、《秘密武器》(1946)、《无言》(1953)、《让娜的胜利》(1965)等诗作,所以他主要还是一位超现实主义诗人。

为您推荐

莫朗,P.

莫朗,P. : 生于巴黎一个富裕的家庭。父亲是巴黎装饰艺术学校的校长。莫朗毕业于牛津大学政治学专业,24岁就进入外交界,到过欧亚各地,仅非洲就去过28个国家,是一个老资格的外交官。他善于随时记录在各国上..

菲茨杰拉德,R.

菲茨杰拉德,R. : 生于新南威尔士一个爱尔兰移民的家庭。先后就读于悉尼文法学校与悉尼大学。大学期间即常在文艺刊物《赫尔墨斯》上发表诗歌。菲茨杰拉德的祖父和父亲都是职业土地测量员,受家庭的影响,..

莫迪亚诺,P.

莫迪亚诺,P. : 生于巴黎西南郊的布洛涅-比扬古。父亲是意大利的犹太商人,经常在外面走私;母亲是比利时籍喜剧演员。为了减少“莫迪亚诺”这个犹太姓氏给孩子带来的麻烦,母亲为莫迪亚诺兄弟俩进行了洗礼,使..

西伯格,P.

菲利普,C.-L.

菲利普,C.-L. : 生于塞里伊一个贫穷的家庭,卒于巴黎。受过几年中学教育,后来到巴黎谋生,曾当小职员。他从事业余文学活动的初期,引起象征派诗人们的注意,但他并没有被引导去写诗,而是继续写小说。菲利普并不..

萨冈,F.

萨冈,F. : 生于洛特省卡雅尔克,卒于翁弗勒尔。她上学后成绩平平,考大学时名落孙山,然而她以萨冈为笔名发表的小说《你好,忧愁》(1954)却荣获法国评论奖,从此成为专业作家。1957年4月,她在车祸中身受重伤;后来又..

艾什诺兹,J.

艾什诺兹,J. : 生于奥朗日。艾什诺兹的作品以小说为主,其中多部小说曾先后获各种文学奖项:《格林尼治子午线》(1979,获费内翁奖)、《切罗基》(1983,获美第西斯奖)、《湖》(1989,获欧洲文学大奖)、《高大的金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