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名:来自大兴安岭火场的摄影报告。乔天富编着。华艺出版社1987年10月版。5万字。以现场照片反映1987年5月大兴安岭森林特大火灾和广大军民奋勇扑火救灾情况的画册。以触目惊心的画面,记录森林大火造成的惨象和军民团结奋战与大火搏斗的壮烈场面,揭示管理混乱、纪律松弛和官僚主义给国家和人民造成的损失,赞扬扑火军民无私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烙在大地上的伤痕》
《烙在大地上的伤痕》:
副名:来自大兴安岭火场的摄影报告。乔天富编着。华艺出版社1987年10月版。5万字。以现场照片反映1987年5月大兴安岭森林特大火灾和广大军民奋勇扑火救灾情况的画册。以触目惊心的画面,记录森林大火造成的惨象和军民团结奋战与大火搏斗的壮烈场面,揭示管理混乱、纪律松弛和官僚主义给国家和人民造成的损失,赞扬扑火军民无私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伤痕小说 : 1978年8月11日,上海《文汇报》 发表了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这篇小说是对“四人帮”推行的路线的血泪控诉。继《伤痕》之后,《神圣的使命》、《最宝贵的》、《啊!》、《惊心动魄的..
《伤痕》 : 短篇小说。卢新华作,发表于《文汇报》1978年8月11日。获1977—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作品写一个知识青年的悲剧。“文革”中,王晓华的妈妈被打成“叛徒”,为了追随革命路线,16岁的..
伤痕小说:产生于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开山之作为刘心武的《班主任》,因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而得名,主题主要于展示“文革”给人民大众带来的精神与肉体创伤的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王亚平《神圣的使命》、丛维熙《大..
伤痕:短篇小说。卢新华作。发表于《文汇报》1978年8月11日。获1977-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十年浩劫中,王晓华与“叛徒”妈妈决裂后下了乡。在寂寞的农村,她与同学苏小林相爱,影响了小林的上调。为了小林的前途,她只好..
伤痕文学:指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初期以揭露十年浩劫在人们心灵中造成的创伤为主要内容的文学作品。它以1977年刘心武的《班主任》和1978年卢新华的《伤痕》等短篇小说为标志,从不同侧面揭露了“文化大革命”的极左路线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