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痕文学(文学)

伤痕文学:

指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初期以揭露十年浩劫在人们心灵中造成的创伤为主要内容的文学作品。它以1977年刘心武的《班主任》和1978年卢新华的《伤痕》等短篇小说为标志,从不同侧面揭露了“文化大革命”的极左路线在人们的精神和肉体上所造成的严重伤害,是新时期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往往以极大的革命义愤和真实描绘十年动乱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和内伤,感情真挚激烈,批判大胆犀利,在恢复现实主义的优秀传统和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方面,有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但由于缺乏深入的历史思考和艺术提炼,有些作品往往停留在对事件的表面叙述和揭露上,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公式化和概念化的痕迹。

为您推荐

伤痕小说

伤痕小说 : 1978年8月11日,上海《文汇报》 发表了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这篇小说是对“四人帮”推行的路线的血泪控诉。继《伤痕》之后,《神圣的使命》、《最宝贵的》、《啊!》、《惊心动魄的..

《伤痕》

《伤痕》 : 短篇小说。卢新华作,发表于《文汇报》1978年8月11日。获1977—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作品写一个知识青年的悲剧。“文革”中,王晓华的妈妈被打成“叛徒”,为了追随革命路线,16岁的..

伤痕小说

伤痕小说:产生于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开山之作为刘心武的《班主任》,因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而得名,主题主要于展示“文革”给人民大众带来的精神与肉体创伤的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王亚平《神圣的使命》、丛维熙《大..

伤痕文学

伤痕(文学)

伤痕:短篇小说。卢新华作。发表于《文汇报》1978年8月11日。获1977-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十年浩劫中,王晓华与“叛徒”妈妈决裂后下了乡。在寂寞的农村,她与同学苏小林相爱,影响了小林的上调。为了小林的前途,她只好..

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文学)

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1953年9月23日至10月6日在北京召开。这是动员广大文艺工作者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服务、以发展创作为中心的誓师大会。周恩来到会作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政治报告,周扬作《为创造更..

民间文学(文学)

民间文学:指群众集体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不断地集体修改、加工的文学。在阶级社会,处于被压迫地位的劳动人民创作了大量神话、传说、故事、歌谣、平话、谚语、说唱、戏曲等,直接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愿望、要求和理想,表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