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群众集体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不断地集体修改、加工的文学。在阶级社会,处于被压迫地位的劳动人民创作了大量神话、传说、故事、歌谣、平话、谚语、说唱、戏曲等,直接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愿望、要求和理想,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意志;有的亦受到统治阶级思想的影响。健康的优秀的民间文学,对各个时代文学的发展往往起推动和促进的作用,甚至影响一代的文风。用文字记录下来的历代民间文学,大多经过文人的整理、加工、修改,有的得到提高,有的被篡改。
民间文学(文学)
民间文学:
指群众集体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不断地集体修改、加工的文学。在阶级社会,处于被压迫地位的劳动人民创作了大量神话、传说、故事、歌谣、平话、谚语、说唱、戏曲等,直接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愿望、要求和理想,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意志;有的亦受到统治阶级思想的影响。健康的优秀的民间文学,对各个时代文学的发展往往起推动和促进的作用,甚至影响一代的文风。用文字记录下来的历代民间文学,大多经过文人的整理、加工、修改,有的得到提高,有的被篡改。
《中国民间文学辽宁卷·沈阳市卷》:邵振棠主编。沈阳出版社1989年11月版。172万字。3册。共3卷。第一卷民间传说,包括人物传说、史事传说、风物传说、风俗传说等。第二卷民间故事,包括幻想故事、生活故事及风俗信仰故事..
《广西民间文学作品精选(武宣卷)》:韦守德主编。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年1月版。24万字。分3辑。第一辑为民间故事,按神话、人物传说、史事传说、地方传说、风物传说、幻想故事、机智人物、生活故事、动物故事、寓言、笑话..
《昌吉民间文学作品选》:昌吉回族自治州文联编。新疆人民出版社1992年11月版。120万字。2卷。配合全国民间文学三大集成的普查、搜集、整理、出版活动,自治州组织专人,在全州七县一市县卷本的基础上编辑成册。分上下2卷,..
出版时间:1985-10 民间文学 : 指旧社会处于被压迫地位的劳动人民所创作的,在民间广泛流传的文学作品。其特点是群众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在流传中不断加工、修改、丰富,所以也叫人民口头创作。民间文学中绝大..
《民族民间文学散论》:朱宜初着。云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9月版。13.4万字。论文选。内容主要涉及3个方面。其一,论述民族民间文学的起源、发展。作者认为,作为最早的民间文学的神话“首先是有关人类劳动生产的神话,或劳动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