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说。卢新华作。发表于《文汇报》1978年8月11日。获1977-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十年浩劫中,王晓华与“叛徒”妈妈决裂后下了乡。在寂寞的农村,她与同学苏小林相爱,影响了小林的上调。为了小林的前途,她只好关起爱情的窗口。母亲的冤案昭雪后来信希望能见到她,晓华不信,惊梦中看到的还是妈妈在写交代叛徒问题的材料。等到妈妈学校来公函,她赶回家时,母亲已溘然逝去。小说开了揭露十年浩劫给人民造成的精神和肉体上的创伤的先河,是“伤痕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伤痕(文学)
伤痕:
短篇小说。卢新华作。发表于《文汇报》1978年8月11日。获1977-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十年浩劫中,王晓华与“叛徒”妈妈决裂后下了乡。在寂寞的农村,她与同学苏小林相爱,影响了小林的上调。为了小林的前途,她只好关起爱情的窗口。母亲的冤案昭雪后来信希望能见到她,晓华不信,惊梦中看到的还是妈妈在写交代叛徒问题的材料。等到妈妈学校来公函,她赶回家时,母亲已溘然逝去。小说开了揭露十年浩劫给人民造成的精神和肉体上的创伤的先河,是“伤痕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伤痕小说 : 1978年8月11日,上海《文汇报》 发表了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这篇小说是对“四人帮”推行的路线的血泪控诉。继《伤痕》之后,《神圣的使命》、《最宝贵的》、《啊!》、《惊心动魄的..
《伤痕》 : 短篇小说。卢新华作,发表于《文汇报》1978年8月11日。获1977—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作品写一个知识青年的悲剧。“文革”中,王晓华的妈妈被打成“叛徒”,为了追随革命路线,16岁的..
伤痕小说:产生于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开山之作为刘心武的《班主任》,因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而得名,主题主要于展示“文革”给人民大众带来的精神与肉体创伤的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王亚平《神圣的使命》、丛维熙《大..
伤痕:短篇小说。卢新华作。发表于《文汇报》1978年8月11日。获1977-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十年浩劫中,王晓华与“叛徒”妈妈决裂后下了乡。在寂寞的农村,她与同学苏小林相爱,影响了小林的上调。为了小林的前途,她只好..
传家宝:短篇小说。赵树理作。写于1949年4月,发表于1949年4月19-21日《人民日报》。李成娘有三件传家宝:一辆纺车,一只针线筐和一口放着各种破布的黑箱子,一心想传给媳妇金桂。可是金桂是个女劳动英雄,认为婆婆那些宝贝里没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