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三部曲》

    《大地三部曲》 :

由《大地》(又译作《福地》)、《儿子》(又译作《儿子们》)和《分家》构成,分别于1931、1932和1935年出版,并于1935年结集出版,合称《大地三部曲》。

《大地》讲述农民王龙为获得土地而辛勤劳作,最终从农民变成地主的故事。小说伊始,雇工王龙从黄地主家娶回厨房丫头阿兰为妻。从此,夫妻俩起早贪黑辛勤劳作,家境逐渐兴旺起来。他们遭遇旱灾荒年时,逃难至南方城市乞讨生活。一次抢大户,得到不少珠宝。王龙携全家返回故里,购置田地,雇用长工,开始发迹。王龙的三个儿子中,老大做乡绅,老二经商,老三从军。老年王龙仍然离不开土地,并告诫儿子土地是一家人的命根子,千万不能卖地。赛珍珠在《大地》中以同情的笔墨,塑造了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的形象。主人公王龙作为中国农民的代表,表现出强烈的土地意识和子嗣意识。阿兰沉默寡言,勤劳善良,吃苦耐劳,生存能力强。赛珍珠通过阿兰这一人物形象,提出中国妇女地位的问题。

《儿子》续写王龙的三个儿子相对独立而又密切相连的生活,揭示他们与土地之间的异化关系。老大子承父业,在家乡做地主,但失却了王龙身上勤劳俭朴的作风,他搬到小镇,过起吃喝玩乐的生活。老二也离开土地,通过做投机生意和放高利贷等手段,成为富商。老三绰号“王虎”,是《儿子》中最重要的角色。他投奔革命军,后脱离出来发展自己的势力,成为一个割据地方的军阀。王虎一开始较为正直,后来一心想着扩充地盘,而正是军阀之间的恶战,使得生灵涂炭。王虎对儿子王源管教极为严厉,从小就把他作为自己的接班人培养。但是王源对当兵打仗不感兴趣,不愿意做军阀,父子俩终于吵翻,王源负气而走。小说中,王龙的儿子最后均遭失败。赛珍珠借此暗示其原因就在于他们离开了土地,而成为豪绅、富商和军阀,戕害百姓。

《分家》以中国20世纪初军阀混战的动荡年代为背景,叙述王源在中美不同城市和乡镇的丰富阅历,展示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他所怀有的彷徨、矛盾和挣扎的心态。小说开始时,王源逃离父亲,来到海滨城市生活。后来卷入学生运动,为逃避抓捕去美国留学,学习农业技术,六年后以优异成绩毕业。回到中国后在大学任教,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建设国家的进程中,希望通过科技兴农来振兴中国。他和一个名叫梅琳的学医女子相爱,两人热爱祖国,都有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志向。赛珍珠塑造了王源这一掌握了西方科技知识、又坚守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中国青年知识分子形象。《分家》结尾处,王源和梅琳站在父亲老屋前的土地上,象征着他们努力恢复与土地的联系。王源对梅琳说,他们俩“什么都不用怕”,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赛珍珠对中国前途怀抱的希望和乐观精神。

《大地三部曲》中译本

《大地三部曲》是赛珍珠在20世纪30年代创作的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审美创造性的现实主义作品。三部曲描写了王龙家族三代人的生活沉浮以及对家庭、人生、爱情的不同态度,塑造了众多生动的人物形象,比较客观地反映出近现代中国的历史风云、社会现状和在西方文明冲击下的时代潮流,也表达了赛珍珠本人对中国的认识,以及对中西文化互识和融合的跨文化诉求。三部曲特别是《大地》体现出中国古典小说的特色,擅长运用对话和动作描写来刻画人物。《儿子》写于赛珍珠修订她翻译的《水浒传》期间,具有浓厚的传奇色彩。随着《分家》的出版,赛珍珠为三部曲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三部曲始于土地,终于土地。

《大地三部曲》是赛珍珠跨文化书写的代表作,为西方人了解中国、中国人和中国文化打开了一个窗口,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出版于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的《大地》产生的影响尤其深远。小说中勤劳朴实、不懈努力的中国农民形象深深地感染了美国人,让他们看到自己也能走出困境的希望。《大地》受到美国广大读者的欢迎,一出版即登上“畅销书读者俱乐部”的榜单,并于1932年获普利策小说奖。《大地三部曲》“对中国农民生活丰富而史诗般的描述”,帮助赛珍珠获得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使她成为一位因创作中国题材作品而产生国际影响的美国作家。

为您推荐

《大地硕果》

《大地硕果》:畜牧神 [挪]克鲁特·汉姆生着。唐荫荪等译。漓江出版社1989年2月版。40.7万字。作者为现代派作家,生于1895年,卒于1952年,因“里程碑式作品、长篇小说《大地硕果》(1917)的成就”而获1920年诺贝尔文学奖。小..

《大地的精华》

《大地的精华》:[苏]格·马尔科夫着。金亚娜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12月版。52万字。长篇小说。描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恢复和发展经济的斗争。通过描写先进与落后、正确与谬误、美好与丑恶之间的激烈斗争,展示出..

真主的大地

真主的大地 : 乌尔都语长篇小说。肖克特·西迪基著。1957年初版,多次再版,被译成10余种文字出版,已制成电视剧。中译本北岳文艺出版社于1986年出版。肖克特·西迪基(Shaukat Siddiqi,1923— ),巴基斯坦小说家和新闻工..

大地的成长

《大地》

《大地》:秦兆阳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6月版。42.3万字。小说。描写从义和团起义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一时期一位咬钢嚼铁的好汉赵志恭及其子女们的奋斗历程。赵志恭在义和团起义失败后,本想带领穷哥们扯起天公地道的..

《迷茫的大地》

《迷茫的大地》:益希单增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8月版。32.9万字。小说开始于西藏高原响起解放的枪声。贵族夫人才旺曲珍从国外回到她的庄园,企图负隅顽抗,并寄希望于义子丹达继承自己的事业。丹达在同解放军的多次交往..

《中原大地》

《中原大地》:周原着。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6年2月版。25.3万字。长篇小说,以60年代初期河南农村的特大灾荒为背景,真实地描绘了“左”的错误和自然灾荒给中原大地带来的巨大破坏和触目惊心的灾难,并揭示了灾难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