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删之美

悲删之美:【悲删之美】指悲剧艺术所具有的审美特征及其所产生的美感教育力量。
近入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说》:“共他美育中如悲剧之美,以其能破除吾人贪恋幸福之思想。
小雅之怨诽,屈子之离忧,均能特别感入。
《西厢记》若终于崔张团,则平淡无奇,唯如原本之终于草桥一梦,始足发人深省。
《石头记》若如《红楼后梦》等,必使宝黛成婚,则此书可以不作。
原本之所以动人者,正以宝黛之结果一死一亡,与吾人之所调章福全然相反也。
”又说:“婴之美学之中,其大别为都丽之美、崇国之美(日本人译言优美、壮美)。
而附丽于崇之悲剧,附丽于都丽之滑稽,皆足以破人我之仪儡在元明清均其流行。
近数十用以彩色妆饰,不致损坏。
”又同时见,去利害得失之计较,则其所以陶养性灵,使之日进于高尚者,固已足矣。
”认为悲剧之美和滑稽之美一样,都可以破人我之见,去利害得失之心,陶冶性灵,具有同样的审美教育意义。
蔡氏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到了悲厨是悲剧性主人公以悲惨结局,引起人们“崇闲”之美感为特征的,同时也认识到了这种美感与一般的功利感的不同。
但是,由于他所提侣的关育,是以康德主观唯心主义美学作为他的理论基础的,所以他也就不可能真正提示出悲剧美的本质特征。
在此之前,王国维根据叔本华的美学思想,已提出地对悲剧的云法。
他认为悲剧是作为“人生的命运”的一种“自慰”的表露。
他评价《红楼梦》,认为它是属于叔本华说的第三种悲剧,是“由于剧中之人物之位置及关系而不得不然者”,“非有蛇竭之性质,与意外之交收”,“不过通常之道德,通常之人情,通常之境遇为之而已”(《红楼梦评论》)。
王国维的见解是深刻的,可以说他抓住了悲剧美的某些本.质特征。
但未能看到形成悲剧冲突的最终根源,把它解释为仅仅是伦理道德观造成的结果,不免陷人权本华美学观的唯心主义和悲观主义。
鲁迅进一步提出了“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再论雷锋塔的倒掉》)这一精辟的见解。
至此,对悲剧之美,我们可以概括为:以社会实践主体的暂遭挫折为内容,以引起人们畏惧、悲悯或痛苦为直接反应形式,以激发人们从中观照人类本质力量为最终结果。

为您推荐

近体

近体:【近体】与“古体”相对而言,是形成于唐代的律诗与绝句的通称、其特点详见“律诗”和“绝句”条。 近体的形成有其漫长的历史过程,明徐师峻《文体明辨序说》,“梁陈诸家,渐多俪句,最名古诗,实坠律体。 唐兴,沈、宋之流,研..

文学

文学:【文学】即语言艺术,是运用语言创造形象来反映生活的美丑威性,以表现作者的审美情感、趣味、观点和理想的艺术。 正因为文学作品是艺术地反映生活的美丑属性和表达作者的审美意识的,所以明代杨慎主张“论文者当辨其..

角抵

角抵:【角抵】有广、狭两种含义,狭义指杂技艺术中的一种角力活动,犹今之摔胶,两个力士徒手较置,以把对方身体的某一部位摔倒在地,是制服对方为优胜。 《汉武故事》云:“角抵者,使角力相抵触者也。 ”角抵这中技艺表演兴起于春..

滑雅之美

鱼龙曼延

鱼龙曼延:【鱼龙曼延】又称“曼延鱼龙”、“澜鱼龙”、“烂漫之戏”,是汉代一个规模巨大的杂技节目。 《汉书·西传赞》,“武帝……作巴俞都卢、海中砀极、曼延鱼龙角抵之戏,以观视之。 ”唐颜师古注曰:“曼延者,即张衡西京..

弹词

弹词:【弹词】曲艺门类之一,指江浙一带以弦乐如琵琶、三弦等伴奏的说唱艺术。 其名称因地有异,苏州称弹词,扬州称弦词,杭州称南词,宁波称四明文书。 弹词由宋代“鼓子词”发展而来,据清初陶贞坏长篇弹词《天雨花》中所说的“..

走索

走索:【走索】又称“舞”、“高经”“履索”、“踏索”、“短戏”等,古代杂技节目之一,是由一个或数个艺人(多为女艺入)在悬空的绳紫上表演各种优美舞姿或其他高难的惊险动作如倒挂、旋转的技艺。 汉张衡《西京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