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抵

角抵:【角抵】有广、狭两种含义,狭义指杂技艺术中的一种角力活动,犹今之摔胶,两个力士徒手较置,以把对方身体的某一部位摔倒在地,是制服对方为优胜。
《汉武故事》云:“角抵者,使角力相抵触者也。
”角抵这中技艺表演兴起于春秋时期,《汉武梁任昉《述异记》云:“蚩尤氏耳法如剑戟,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人,入不能向,今翼州有乐,名蚩尤戏,其民两两三三,头戴牛角而相抵,汉造角抵戏,盖其遗制也。
”蚩尤戏的传说也说明了这一点。
角抵到唐宋有了发展,又被称为“相扑”,成为摔跤的专名词。
吴自牧《梦梁录》云:“角抵者,相扑之异名也,又谓之争交。
”高承《事物纪原》,“角抵,今相扑也。
”《都城纪胜》:“相扑争交,谓之角抵之戏。
”角抵在当时是很受欢迎的节目,因为表演角抵的力士多袒胸露臂,这样观众既能从较力较技中受到勇力智慧的激励,又能欣赏到人体的健美。
《续文献通考·百戏散乐》,“角力戏,壮士裸袒相搏而角胜负。
每群戏毕,左右军擂大鼓而引之广义泛指包括杂技、乐舞、幻术,自然也包括狭义的角抵在内的百戏,主要用于汉代。
《汉书·武帝本纪》云:“(元封)三年春,作角抵戏,三百里内皆观。
”唐颜师古注:“盖杂技乐也。
巴俞戏、鱼龙曼延之属也。
”又《史记·李斯传》说秦二世把六国的技艺表演集中咸阳,“作殼抵俳之观”,《大宛列传》则称汉武帝见外国使节时举行的各种技艺大会演为“大角抵”,这些都说明汉代角抵是百戏的异名。

为您推荐

近体

近体:【近体】与“古体”相对而言,是形成于唐代的律诗与绝句的通称、其特点详见“律诗”和“绝句”条。 近体的形成有其漫长的历史过程,明徐师峻《文体明辨序说》,“梁陈诸家,渐多俪句,最名古诗,实坠律体。 唐兴,沈、宋之流,研..

文学

文学:【文学】即语言艺术,是运用语言创造形象来反映生活的美丑威性,以表现作者的审美情感、趣味、观点和理想的艺术。 正因为文学作品是艺术地反映生活的美丑属性和表达作者的审美意识的,所以明代杨慎主张“论文者当辨其..

滑雅之美

滑雅之美:【滑雅之美】指滑箱艺术或喜剧艺术所具有的审美特征及其所产生的美感教育力量。 近人蔡元培《用美育代宗教说》,“又如滑稽之美,以不与事实相应为条件。 如人物之状态,各部分互有比例。 而滑稽画中之人物,则故使..

鱼龙曼延

弹词

弹词:【弹词】曲艺门类之一,指江浙一带以弦乐如琵琶、三弦等伴奏的说唱艺术。 其名称因地有异,苏州称弹词,扬州称弦词,杭州称南词,宁波称四明文书。 弹词由宋代“鼓子词”发展而来,据清初陶贞坏长篇弹词《天雨花》中所说的“..

走索

走索:【走索】又称“舞”、“高经”“履索”、“踏索”、“短戏”等,古代杂技节目之一,是由一个或数个艺人(多为女艺入)在悬空的绳紫上表演各种优美舞姿或其他高难的惊险动作如倒挂、旋转的技艺。 汉张衡《西京赋》云“..

喜剧

喜剧:【喜剧】中国古典戏曲的一种类型。 它是以风刺成嘲笑丑恶、落后的现象,从而肯定美好、进步的现实或理想为其主要内容的戏剧形式。 王国维《静庵文集续编·人间嗜好之研究》;“先以喜剧(即滑稽剧)盲之,夫能笑人者,必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