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曹】(192-232),字子建,曹操之三子,其兄曹丕。
其为三国时著名诗人和评论家,有《曹子建集》。
他的《与杨德祖书》,集中地表现了其文学观点及美学见解。
他重视文学赏评活动,且要求赏评者应具有相当高的艺术素质才能从事文学赏评,同时,他重视艺术的美感教育功能和认识作用,这些观点在当时及后世均有较大影响。

为您推荐

《周易》

《周易》:【《周易》】也叫《易经》,为中国古代家经典之一。 分为《经》和《传》两部分,或说《易经》和《易传》两部分。 《经》大约产生于西周初年,《传》为战国或秦汉时期儒家的作品,是专门解释《经》的。 重要的典籍。..

《考工记》

《考工记》:【《考工记》】据考证为睿秋末年的齐官书,主要记载百工之事。 《考工记》保存了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有关的某些美学文献,例如“繡之事”章,反映了古代“五行”观念对装饰艺术的影响;“梓人为笋虞”,反映了古代工..

阮籍

阮籍:【阮籍】..

左思

孔E

孔E:【孔E】(前551一前479),字仲尼,右,郑国史官,在中国早期美学思想发展史上有较突出的地位。 史伯认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指出“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 它的意思是:只有不同或对立的声、色、味的一定谐调,才有美..

衍:【衍】(464一549),梁式帝,字叔达,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 他精通书法,尚书评且颇有见地。 在书评中,他论述了书法中骨肉结合的重要性;强调字体须“浓纤有方,肥瘦相和,骨力相称”才有生气,才能给人以美的愉悦。 有《梁武帝集..

札:【札】春秋时昊公子。 他的美学思想倾向主要表现在以美和善为尺度,对音乐歌鲜的内容及形式的表现进行了分析,在他的音乐欣赏中突出地表现了中和美的特点,提出了“勤而不怨”、“衷而不愁”的观点;他还提出了“大”这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