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籍:【阮籍】<210一263),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人,魏晋时期文学家,字仲任,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人。
东汉唯物主义哲学家,《论衡》反映了他的哲学思恕和美学几解。
他反对虚妄,强调真普美的统--,要求顾及艺术作品的社会功利性,即所谓“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世用,一章无补”。
他还认为文章和其他事物都是今胜于古,因而提倡文章的内容、形式、风格的多样化,员有独创性,反对复古、模拟,主张文章“外内表里,自相副称”,做到内容和形式、情与辞的统一。
- 欢迎来到文学网!
《考工记》:【《考工记》】据考证为睿秋末年的齐官书,主要记载百工之事。 《考工记》保存了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有关的某些美学文献,例如“繡之事”章,反映了古代“五行”观念对装饰艺术的影响;“梓人为笋虞”,反映了古代工..
左思:【左思】(约250一约305),字太冲,齐国临(今山东)人,西晋文学家,有《三都赋》及后人所瓣《左太冲集》。 在《三都赋》中,他针对司马相如、扬雄、张衡等的赋中那种虚夸的倾向进行了批评,并提出了美物赞事应依于本实,即要求..
孔E:【孔E】(前551一前479),字仲尼,右,郑国史官,在中国早期美学思想发展史上有较突出的地位。 史伯认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指出“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 它的意思是:只有不同或对立的声、色、味的一定谐调,才有美..
札:【札】春秋时昊公子。 他的美学思想倾向主要表现在以美和善为尺度,对音乐歌鲜的内容及形式的表现进行了分析,在他的音乐欣赏中突出地表现了中和美的特点,提出了“勤而不怨”、“衷而不愁”的观点;他还提出了“大”这近..
班固:【班固】(32一92),字孟坚,安陵(今陕西咸阳)人,东汉文学家、史学家,著有《汉书》和《白虎通义》等。 他主要的美学观点集中地表现在继承并发展了儒家的“怨而不怒”、“温柔敦厚”的传统美学思想,他对刘安、司马迁和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