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渐离/让秦始皇终生不敢近六国之人的音乐家

    高渐离/让秦始皇终生不敢近六国之人的音乐家 : 高渐离,战国时燕国人,是有文献记载的最早的击筑能手。
筑,是先秦时期的一种击弦乐器,也是扬琴传入我国以前唯一的一种击弦乐器。
战国末年,燕国快要被秦所灭了,燕太子丹派荆轲入秦行刺秦王。临行时,燕太子丹与宾客穿上丧服为荆轲送行,因为他们知道,无论行刺成功与否,荆轲所走的都是一条不归路。在易水河畔,荆轲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为他击筑伴奏的,就是高渐离。荆轲的歌声与他的筑声相和,使一座为之流涕瞋目。
荆轲行刺失败后了,他的朋友都成了通缉的犯人,高渐离也变易姓名,为人作仆人。有一次,他听见主家有客人在堂上击筑,就在堂下听,并且批评击者的得失。有人报告了主人,说他不过是随口乱说而已。主人把他召到堂上,让他击筑,大家都称赞不已。高渐离觉得老是这么藏匿下去也不是办法,更主要是不能实现他的一桩宿愿,所以,他退下去,换上自己从前的衣服,拿出珍藏了很久的筑,再来到堂上,大家都非常吃惊,才知道他不是平常的人。他击筑而歌,琴声美妙,歌声高亢,所有的人都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渐渐地,消息传到了秦始皇的耳朵里。秦始皇很喜欢听筑,就让人把高渐离找来。有认识的人对秦始皇说:“这人就是高渐离,是当代击筑的圣手,但也是参与给荆轲送行的逃犯。”秦始皇太喜欢他的筑声了,就赦免了他,只是弄瞎了他的双眼,让他为自己击筑。
高渐离想到了燕国的灭亡,想到了好友荆轲的惨死,决心为祖国和朋友报仇。他假意讨好秦始皇,让优美的筑声渐渐消去了秦始皇的戒心。他悄悄地在筑中放置了铅块,以增加筑的重量。有一次,秦始皇被高渐离的筑声迷住了,让高渐离到他的身旁击筑。高渐离趁他陶醉在筑声中的时候,突然举起放满了铅块的筑向秦始皇砸去。可惜的是,与荆轲的遭遇一样,被秦始皇躲过了。秦始皇大怒,杀死了高渐离。他从此心有余悸,终身不敢再接近六国之人。

为您推荐

高渐离/让秦始皇终生不敢近六国之人的音乐家

高渐离/让秦始皇终生不敢近六国之人的音乐家 : 高渐离,战国时燕国人,是有文献记载的最早的击筑能手。 筑,是先秦时期的一种击弦乐器,也是扬琴传入我国以前唯一的一种击弦乐器。 战国末年,燕国快要..

五代两宋时期的音乐

五代两宋时期的音乐 : 五代时期,中原地区军阀混战,社会动乱,而僻处西南的巴蜀,却相对安定,王建、王衍父子和孟知祥、孟昶父子先后在这里建立了前蜀和后蜀两个王国。 前、后蜀时期,成都市廛繁荣,歌..

隋唐时期的音乐

隋唐时期的音乐 : 公元581年,隋文帝统一了中国,建立起中央集权的隋帝国,隋文帝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大力兴正礼乐,发展文化事业。将前代传下来的音乐以及传入中原的少数民族和外国音乐加以整理,分定..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

秦汉时期的音乐

秦汉时期的音乐 : 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帝国,但是,因为建国时司太短,仅短短的二十余年,就被汉所灭,还来不及进行大规模的文化建设。所以,一谈到秦代,就似乎没有文化可言。其实,秦..

周代音乐的繁荣

周代音乐的繁荣 : 周初的统治者吸取了商朝灭亡的教训,一方面积极发展生产,使人民能过上相对安定的生活,以缓和阶级矛盾。另一方面,是“兴正礼乐”(《史记·周本纪》),礼用以别尊卑,乐用以和人心,二..

词与音乐的关系

词与音乐的关系 : 这是一个必须首先要搞清楚的问题。 和诗歌相比,词与音乐的关系更为密切。从理论上讲,有不可歌之诗,却无不可歌之词。词本来就是因为四、五、七言的诗歌形式过于整齐划一,不能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