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粥筹

    一、施粥筹 : 城外粥店,制筹四百枝,长七寸。上书煮粥公局,押日一无欺心,用以记数。卖完,俟收回煮就再卖,以免拥挤,非为施也。城中粥担,不用筹易。幼农叔倡议于局中制竹筹四千枝,长二寸许,画押用印。好善者发心布施,向局中买取,每四百钱易百筹,藏袖中,遇饿者贸贸然来,给之。担上预为咨照,随所值皆可易食。收回贮局,俟好善者轮买布施。去岁至今,乞者沿街,每一发手,人如堵墙,必罄其所有而止。幸屡有买者,先后计共施粥筹三万枝有奇。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于此可见。又饥民徒手而来,施以粥筹,亦无从食;或本有盛粥具,以露宿为人窃去,则号啼不已。慎斋买贮瓦钵,见此辈取以施之,亦行方便之一端也。

为您推荐

一、平粥店

一、平粥店 : 救荒济急,莫如施粥。盖饥民得钱犹待买食,得米犹待举火,不如得粥即可下咽也。而昔人有以设厂煮粥为弊政者,缘米数过多,和水搀灰,半生半冷,食之适足诒〔贻〕害。又一切人工杂费,埒于薪..

《甘薯疏》一则

《甘薯疏》一则 : 《甘薯疏》:闽广薯有二种,一名山薯,彼中故有之;一名番薯。有人在海外得此种。海外人亦禁不令出境,此人取薯绞入汲水绳中,因得渡海。分种移植,遂开闽广之境。两种茎叶多相类,但山..

《台湾府志》一则

《台湾府志》一则 : 《台湾府志》:番薯有十二德:不需天时,不冀人工,能守囤者也;不争肥壤,能守让者也;无根而生,久不枯萎,能守气者也;佐五谷,能助仁者也;可以粉,可以酒,可祭,可宾,能助礼者也;茎叶皆..

济荒要略约序

《边防备览》一则

《边防备览》一则 : 《三省边防备览》:红〖FJF〗[[!NE137]]〖FJJ〗,一名薯蔓,引于地,茎微赤,似山药,〖FJF〗[[!NE137]]〖FJJ〗生根,下如萝卜,红色。 案:《边防备览》于纪红〖FJF〗[[!NE137]]〖FJJ..

《种薯说》一则

《种薯说》一则 : 黄河〔可〕润《种薯说》:直隶沙薄之地甚多,又四五月不得雨,惟临河及有井者可以浇灌,余禾稼多受伤。南方番薯一项,明代始来自吕宋之汶莱国,遂名汶莱;又一名地瓜,由漳而泉而兴化。..

《南越笔记》一则

《南越笔记》一则 : 李调元《南越笔记》:东粤多薯。其生山中纤细而坚实者,曰白鸠薯。似山药而少,亦曰土山药,最补益人。大小如鹅鸭卵,花绝香,身上有力者,曰力薯。形如猪肝大者,重数十斤,肤色微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