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族文学

    高山族文学 : 高山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台湾省。现有人口约40万(1982)。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没有本民族文字。高山族有民歌和神话传说等口头文学。清黄叔璥《台海使槎录·番俗六考》记载34首番歌,其中有歌颂劳动、反映生产斗争的肖垄社《种稻歌》、大武郡社《捕鹿歌》;歌颂祖先、歌颂斗争历史的阿束社和武洛社的《颂祖歌》;歌唱新婚、会饮等生活题材的南北投社《贺新婚歌》、南社《会饮歌》等,还有力田、念祖、被水、认饷、祀年和别妇等内容的民歌。
  现代高山族民歌中,反映生产劳动和斗争的有耕作、狩猎、捕鱼和祭祀、会饮、祝年等歌;反映恋爱和婚姻的有恋歌、抒情示爱歌、婚礼、思妇、念夫等歌;一般生活民歌包括怀乡歌、悲歌、禁忌歌、迎宾、送宾、怀念、思家等歌。
  高山族神话传说内容古朴,其中反映人类来源和风俗习惯的有《高山族和汉族的来源》、《文面的起源》和《吴凤的传说》等;反映生产斗争和自然现象的有《日月潭的独木舟》、《射日的故事》和《老人授谷种》等。动植物故事如《乌鸦和翠鸟》、《鹰和鹫为什么笨重》、《贝珠衣和鸢鸟》和《粟王》等也很有特色。高山族文学中,神话部分所反映的内容常和高山族原始宗教图腾意识紧密相连。由于高山族社会发展比较迟缓,直到近代仍有不少神话在高山族人民中间流传,保存下来的神话数量较多,也较完整。民歌部分则反映了原始生产和生活方式,在民族学、人类学和民间文艺学研究中具有很高价值。

为您推荐

高山族语(语言)

高山族语(语言):中国台湾省高山族使用的诸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包括二十多种语言,现尚在使用的有十三种。使用人口三十万人。分为泰耶尔语群(包括泰耶尔语、赛德语)、邹语群(包括邹语、沙阿鲁阿语、卡那卡..

高山族文学

高山族文学 : 高山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台湾省。现有人口约40万(1982)。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没有本民族文字。高山族有民歌和神话传说等口头文学。清黄叔璥《台海使槎录·番俗六考》记载34首番歌,其中有..

仡佬族文学

仡佬族文学 : 仡佬族约 53000余人(1982),散居在贵州、广西、云南等地,多与其他民族交错杂居,语言属汉藏语系,各地方言差别极大,汉语是其主要交际工具。无文字,普遍使用汉文。仡佬族文学主要是口头文学。在仡佬族民..

左翼文学

壮族文学

壮族文学 : 壮族有1337万人(1982),主要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1000多年前曾出现过一种"土俗字",但只在一部分区流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壮文。壮..

传记文学

传记文学 : 记载人物经历的作品称传记,其中文学性较强的作品即是传记文学。传记文学的基本特征是:①以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为描写对象,所写的主要人物和事件必须符合史实,不允许虚构。在局部细节和次要人物..

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

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 : 1950年成立。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受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文化部共同领导。当时称中央文学研究所。丁玲为主任委员,沙可夫、李伯钊、何其芳、黄药眠、田间、康濯、陈企霞等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