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场

    文学场 :

P.布迪厄

旨在超越文学研究中历史与结构、主观与客观、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的对立,从而以某种关系主义认知模式摆脱本质主义思考。文学场涵盖了文学生产中的一整套社会关系,包括艺术家以及作品的社会价值生产者(批评家、画廊主、赞助者等)在内所有行动者之间的关系所构成的网络或构架。但是不同于贝克的“艺术界”概念,文学场通常要结合习性、资本等相关理论工具才能获得解释力。在达到高度分化的现代社会,理解文学事实就意味着要将它置于特定的场域结构中,结合文学行动者的性情系统、社会轨迹以及所携带的文化资本加以探究。

文学场可被理解为一个围绕着文学的幻象组织起来的颠倒的体系,其发生的内部标志是文学自主性的确立(文学幻象),外部标志是跟支配着社会世界的日常逻辑相决裂(颠倒)。就文学场内部结构而言,存在着纯粹生产次场(占据统治地位)和大生产次场(占据被统治地位)的双重对立,在文学次场内部,存在着获得经典地位的作家(文学资本较多)与新锐作家(文学资本较少)之间的符号斗争。斗争的目的旨在获得垄断文学合法定义的权力,获得更多的文学资本。新锐作家引发的文学革命的成功是美学因素与外部条件两种历史相遇或契合的结果。文学场符号斗争的基础是对文学幻象的集体性误识,这种执著使得像M.杜尚以尿壶为艺术品的艺术激进主义行为能够具有社会炼金术的功效,即被确认为艺术经典。

文学场的发生是现代社会分工的产物。它的历史性发展,经历了追求艺术自主性、双重结构和符号生产3个阶段。文学场的发生意义深远,它不仅意味着“为艺术而艺术”的艺术观的发明、美学性情的发明,而且还意味着一种全新生活方式的发明,及文学家和知识分子形象的发明。

为您推荐

文学修辞学

文学修辞学 : 修辞或修辞术自古以来在人类语言表达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作为人类表达自觉记录和表现并完成文本性转化的文学,也长期与修辞保持密切关系。修辞学既是植根于语言学的一个术语,又对应文学..

文学传达

文学传达 : 指作家运用语言媒介将内心构思的艺术形象尽量准确、鲜明、生动地描绘出来,以便让读者也能像作家那样看到和感受到艺术形象。文学传达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两个方面:①在传达过程中,作家要把构..

文学构思

文学构思 : 在创作过程的三阶段中起着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没有构思阶段,作家在生活中积累的材料就不能转化为艺术形象,未来的作品也不可能写成。因而,这个阶段的中心任务是作家在掌握大量生活材料的基础..

文学作品的形式

文学作品的内容

文学作品的内容 : 文学作品是由各种成分、层次、方面结合而成的整体,其内容要素是相对于作品的外在形式而言的,但在一部有机而完整的作品中,哪些属于内在要素,哪些属于外在形态,难以说清。在内容与形式辩..

文学媒介

文学媒介 : 媒介是现代传播学的一个概念,指传播信息的物质实体及与之相应的媒介组织,如报纸、广播、互联网等。文学媒介是传递文学信息的专门性媒介。根据文学发展过程中文学文本在不同媒介中的存在形..

文学本质论

文学本质论 : 在文论史上,主要有再现论、表现论、形式论与读者接受论等文学本质论观点,体现出对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等不同要素的重视与某种偏向。再现论认为文学是客观世界的再现与反映,注重与对象..